Page 143 - 松江故事
P. 143
逸闻旧事 135
术。陈常成为有文字可考最早出国的松江府医生。
明末医家王宏翰, 通儒而精医, 加入天主教, 常与传教士研讨西学。
所著《 医学原始》《 性原广嗣》《 古今医史》 等, 多选取医学经典及宋金元诸
家之说, 兼采西学, 力求“ 致知格物洞彻性理”, 阐明人体生理病理。立元
神元质说、 四元行说等, 大胆接受西医学观点, 创造性地与中医理论结合
起来, 被誉为“ 中西汇通第一家”。
华亭吴中秀, 精于医术, 深研脉理。行医六十载, 活者难计, 名重当
时, 与秦昌遇齐名, 撰有《 医林统宗》《 伤寒备览》 等。同时, 工校勘, 喜蓄
书, 所贮书籍至万余卷, 建藏书楼“ 天香阁”。正是由于这些文人、 医家勤
于笔耕、 孜于藏书、 乐于校雠, 使诸多珍本、 善本医籍得以刊行, 对弘扬医
道、 推广医术, 意义非凡。
明代的文人, 不少业儒而擅医, 善画且工诗, 闲情逸致, 深谙养生之
理。如隐士陈继儒, 幼颖异, 能文章, 然27岁, 科考不第。“ 取儒衣冠焚
弃之”, 示与宦海决绝, 走上“ 逸隐” 道路。陈继儒“ 志尚高雅, 博学多通”,
涉猎广泛, 历史、 掌故、 时事、 人物、 文艺、 园林、 花木、 虫草、 茶酒、 古玩等,
信手拈来, 皆为文章, 可谓地道的杂家。汇集道家、 医家之学, 著有《 养生
肤语》, 全书47条, 文笔优美, 举例生动, 议论精辟, 体现其养生思想。陈
继儒谙悉《 黄帝内经》 之旨, 深得延年之道, 身处明末乱世, 寿至八十
有二。
华亭秦昌遇是秦裕伯( 明太祖敕封的上海县城隍神) 的裔孙。秦昌
遇喜作诗词, 常与文坛名家来往唱和, 著有《 澹香堂诗文集》 等。董其昌
绘有《 六逸图》, 六位逸士中最少者即为秦昌遇。更以医名著称, 同治《 上
海县志》 云:“ 少善病, 因学医。治儿科有神效, 已而遍通方脉, 不由师授,
妙悟人微。” 精擅儿科, 兼通内科, 妙于医理, 治疑病多奇效。求医者众
多, 出诊往来无宁时, 不厌其烦, 医德高尚, 名动四方。一生忙于诊务, 亦
勤于著述, 撰有《 症因脉治》《 大方折衷》《 幼科折衷》《 痘疹折衷》《 医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