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松江故事
P. 140
132 松江故事
院, 聘请侯念言为主任。规模简陋, 仅数张病床, 以门诊、 出诊为主。
1919年9月, 松江霍乱流行, 猖獗一时, 病殁者无数。由商会及地方人士
发起, 在城内黑桥头钱家白场成立“ 松江时行病医院”, 聘请焦湘宗为主
任。由于经费困难等原因, 两家医院设立不久均停办。
时行病医院停办后, 焦湘宗于1920年冬在长寿桥堍自办“ 湘宗医
院”, 是松江第一家私人医院。设内、 外、 妇科, 有病床5张。焦湘宗1916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科, 医术精湛, 颇得病家信赖。1929年底, 他受青
岛医院之聘离松, 将湘宗医院折价售于柯德琼医师。
1929年冬, 柯德琼将“ 湘宗医院” 改名为“ 德琼医院”。柯德琼医术高
明, 且热心社会公益, 经常免费为贫民治诊给药, 深得病家好评, 业务蒸蒸
日上。1935年, 购得土地六亩二分, 在松汇路五号建新院。设内、 儿、 妇
产、 肺科等, 有病床30张, 医务及勤杂人员34人。1953年4月, 柯德琼将
医院的大小房屋65间、 X光机、 病床等全部财产捐献给中国防痨协会。
1923年, 天主教会陆伯鸿在马路桥堍建房开办“ 普育堂医院”, 因病
人众多, 又增建房屋, 并改名“ 若瑟医院”。先后聘请柯德琼、 张志惠、 吴
云儒等为主任。抗日战争期间停业。1945年, 陆伯鸿之子陆隐根主持
复院。1950年11月, 医院董事会主席朱叔建等院董8人要求政府接办。
1953年由松江县卫生院接收。
1946年, 在松汇路金玉坊开办“ 松江公医院”, 聘张忠骥为院长。有
病床20张, 设内、 外、 儿、 皮肤、 助产、 五官等科, 另专设戒烟部。经费由
地方捐助, 设备由救济总署苏南分署拨给。该院经费困难, 加上管理不
善, 至解放前夕欠员工薪金3个月。解放后由松江军管会接管。
解放前, 松江还曾先后开设:松江临时时疫医院( 1921—1922)、 崇
华产科医院( 1928—1935)、 茸城医院( 1930—1952)、 松江县卫生院
( 1947—1949) 等医院。1949年松江公医院和松江县卫生院由军管会接
管后, 合并为松江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