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松江故事
P. 139

逸闻旧事    131



                 解放前松江卫生医疗机构







                   唐代设立了华亭县, 但县衙的行政管理不涉及医药, 也没有下设卫

               生医疗管理机构。元代松江建府后, 于至元二十六年( 1289年) 置松江
               府官医提领所, 是境内最早的卫生行政机构, 并于元大德三年( 1299年)
               设惠民局。
                   明代洪武年间, 改松江府官医提领所为府医学, 设医学正科一人负

               责。松江府所属华亭、 上海两县各建县医学, 各设医学训科一人, 由当地
               医生兼任。官医提领所、 府县的医学均掌理医学教育和卫生行政事宜。
                   惠民局是管理药材和兼带有慈善性质的官方医疗机构, 对地方实施
               救死扶伤, 对贫病者施医施药, 特别是瘟疫流行时组织施救。清沿明制。

               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 前后, 医学废弛, 松江府内上海、 金山两县尚有
               县医学, 其他各县都已无存。
                   文献记载, 明清两代, 松江府内疫疠流行, 民多疾病。明景泰五年

               ( 1454年) 至崇祯十五年( 1642年) 先后发生大疫10次, 清康熙元年
               ( 1662年) 至宣统二年( 1910年) 发生大疫44次。府县医学机构、 特别是
               众多的行医医生在医疗保健、 人口繁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前, 松江没有现代意义的医院, 有了病痛, 或请郎中出诊, 或到医
               家上门求诊, 也可到药房找坐堂郎中诊治开方。1915年, 松江发生疫

               疠, 县政府拨款设立时疫医院, 是松江有史以来第一家医院, 但开办时间
               极短, 当年9月15日开业, 入冬后停办。
                   1916年8月, 时疫再次流行, 当局应地方人士之请, 拨款创办“ 松江

               临时救疫医院”, 院址在城内广明桥弄县议会旧址。疫平后改为地方医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