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137
钱惟善生平事迹中若干问题献疑
其次, 所谓 “张士诚据吴”, 即占领平江路, 始于至正十六
年春, 稍后攻打嘉兴、 杭州, 气势颇盛。 有的论者认为钱惟善就
是在这年弃官 “退隐吴江之筒川” 的, 但实际上这种判断既无根
据, 也不合情理。 因为本年秋江浙行省的乡试和翌年春朝廷的会
试还在照常举行, 钱惟善如果此前已出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
这时应主要在杭州为乡试、 会试的事务而奔走忙碌, 即使因听到
邻近城池相继失陷的消息而欲退隐, 他也不会愚蠢地跑到当时尚
处在战火笼罩中的吴江筒川去避难。 倒是清人张道所倡 “淮张据
杭州, 避地吴江之桐川” (《定乡小识》 卷十六) 之说颇有道理。
按淮张真正占据杭州始于至正十八年秋, 翌年正月西吴 (朱元
璋) 军攻杭州城, 不克而退, 但经历兵燹不久, 且随时面临着新
的战争威胁之际, 这年 (至正十九年) 的江浙乡试提前至四月举
行, 钱惟善当于是年冬或翌年春离开杭州, 先经停嘉兴邑庠敬恕
堂, 然后才去吴江筒川隐居 (详后文)。
最后, 我们来讨论钱惟善是何时升任副提举的。 上文已提
到, 钱氏本来在永嘉书院山长任满后就可以升任散府或上中州教
授; 又任傅贻书院山长, 于至正十四年期满后, 按照常规可升为
路学教授。 现在可以确定钱惟善作于至正十五年的诗文有三篇,
前两篇为 《文心雕龙序》 和 《韩诗外传序》, 都是为嘉兴路总管
刘贞作, 且二文末题署相同: “至正十五年龙集乙未秋八月曲江钱
惟善序。” 第三篇后人拟题为 《题杨竹西草亭图》, 最早见于明人
都逢庆编 《续书画题跋记》 卷十: “为竹移家亦苦辛, 我如东道竹
如宾。 石头路滑机锋峻, 岘首碑沉感慨新。 淡月半窗金弄影, 清
— 3 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