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135
钱惟善生平事迹中若干问题献疑
后来也应邀参与。 顾瑛先后作 《钱思复泛舟过玉山, 作诗见示,
次韵以复, 兼呈于匡山》 《予总角时, 拜中岳仙伯于舍下, 今已
四十年矣。 思之如神游紫府, 见陶隐居, 累欲从之而不可得。 今
读钱思复先生赠其子于匡山诗, 不能不为之兴怀, 遂次韵寓意,
呈思复、 匡山二先生云》 《秋兴十绝, 呈钱思复、 于匡庐、 袁子
英》 等十二首诗, 今皆见于 《玉山璞稿》 卷上; 袁华作 《钱塘钱
思复、 匡庐于彦成幼同笔研, 重会于顾玉山许, 思复赋诗, 邀予
次韵》, 今见于 《耕学斋诗集》 卷七。 顾诗第一首有 “七月君王
犹北幸, 长淮丞相又南征” 二句, 叙及当时已燃起战火的时代背
景; 第二首末曰: “钱塘故人七月来, 共看新月如弦直。 举杯邀
月来酒中, 不知松露沾衣湿。 山中之乐乐无央, 胡尔遑遑若行
役? 作诗为答入山人, 莫作身安车马客。” 袁诗则曰: “相逢忽在
玉山中, 不计人间岁年易。 ……玉山八月秋正好, 银潢西泻星虚
直。” 由诸诗的描述可知, 钱惟善七月抵玉山后, 一直住到了八
月。 他此次出行给予友人的感觉是行役遑遑, 但皆未提及其已履
新职, 当仍是在傅贻书院山长任上教授生徒。
六、 “官至副提举” 考
明清史志凡叙及钱惟善生平, 几乎众口一词曰: “官至副提
举, 张士诚据吴, 退隐吴江之筒川。” 所谓 “副提举”, 指江浙行
省儒学副提举, 秩为从七品。 但他究竟是何时出任副提举, 何时
弃官归隐, 皆语焉不详。
首先, 有三位朋友的赠诗可证钱惟善确实曾在元末出任过提
— 1 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