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9 - 软浓吴语松江好.html
P. 659

喉 长 气 短




                     湖南方言有句歇后语:“ 八十岁婆婆学吹打———上气不接
                 下气。” 而在我们松江民间, 也流传有一句与此相类的俚谚:                                  !

                 “ 八十岁学吹打———寿长气短。” 这句松江歇后语的意思是, 尽                               "
                                                                                #
                 管有心想把事情办好, 却无奈力不从心。结合湘沪两地上述                                    $
                                                                                %
                 两句歇后语加以推敲, 我们觉得, 松江话“ 寿长气短” 的源头似                               &
                                                                                '
                 乎应是“ 喉长气短”。“ 喉长” 而“ 气短”, 对比更鲜明, 表意更
                 显豁。

                     “ 喉长气短” 这个词, 语文工具书多有收录。《 小说词语汇
                 释》 指其为吴语词, 意谓“ 力竭声嘶”,《 汉语方言大词典》 释为

                 “ 声嘶力竭”,《 汉语大词典》 则解释为“ 比喻事情麻烦、 费劲”。
                     “ 喉长气短” 一词, 近代和当代文学作品常有使用。如《 醒
                 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 写道:“ 那过善本来病势已有八九

                 分了, 却又勉强料理这事。喉长气短, 费舌劳唇, 劳碌这半日,
                 到晚上愈加沉重……” 又如当代作家王旭烽《 筑草为城》 中的

                 例句:“ 叶子连灯也没有心情点。直到时钟敲过下午五时, 迎
                 霜湿着一双棉鞋从大门口跑了进来, 在门外喉长气短地叫
                 着……”

                     “ 喉长气短” 的“ 喉”, 松江话读音跟“ 寿” 相谐, 于是松江话
                 就把“ 喉长气短” 说成了“ 寿长气短”, 并由此产生了“ 八十岁学

                 吹打———寿长气短” 的歇后语。




                                                                               647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