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援建记忆.html
P. 140

援建记忆

               到了月饼,还是没有舍得买,想省下几个钱,这样到过年时,

               我和姐姐回家的车费也许就可以够了”。这里几乎所有的学校
               都建在杳无人烟的山坳中,孩子们每天要走 3 个小时以上的山

               路,再远点的孩子,就不得不住在学校了。有的孩子家离学校
               实在太远,每次来学校要走两天的山路,孩子们说:“我们住

               在学校,自己烧着吃,每天都能吃到两顿饭。”他们说的时候,
               笑得那样甜,而我却强抑着泪水。我们每天吃三顿饭,孩子们

               都觉得很奇怪
                    我每到一处都会做记录,然后整理后通过博客发到网上。
               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孩子,用他们的方式一起

               为这些山里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他们不求回报,不为名利,默
               默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心。当孩子们拿着手中的爱心资助,就

               像握住了一杆“枪”,增强了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
               心!记得寒假回到上海,我们有很多老师向我咨询助学事宜,

               我真的很感动,也很为我们的学生、老师和朋友感到自豪。在
               这里,我替山区的孩子们郑重地对关注帮助过山里孩子的老师

               和同学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对山区孩子的爱心!
                    其实,在生活中的感动随处可见。俞红蕾副校长告诉我:
               “陈晓晨老师和她班级的孩子们做了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很

               感动。我们要在全校倡议一次爱心义卖募捐活动,来帮助这些
               贫困的孩子!”俞校长的儿子也自豪地说:“我用历年积攒下

               来的零花钱资助了一个甘肃的孩子,我还想让叔叔帮我在云南
               也找一个贫困孩子来资助,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最后,还


                                          12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