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9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339
RjF¾V ],
童用些什么书报?》 一文。
一九三五年四月里的一天, 正在儿童书局一个人编三种杂志的黄一德
对我说: “目前, 上海和其他地方, 有万千儿童正在学校里读书受教育,
我们在当前大动荡时代, 应该让他们晓得一点国家大事和世界形势。 可
是, 拿我现在编的三种杂志来说, 没有一种能够及时地告诉他们这些时
事。 我想替孩子们出一种 ‘日报’, 天天出一张。 你来一起筹备怎么样?”
“好啊。”
两个人就规划了报纸的雏形: 为了适应儿童的购买力, 只能出一张四
开小报, 售价四个铜元。 内容呢? 国家大事是重要的, 放在头版, 占一
面。 其次是国际大事, 也占一面。 大报都有报屁股, 专刊文艺作品, 我们
也应该有, 也占一面, 专登童话、 故事、 寓言等。 最后一面, 为鼓励小读
者创作, 专登他们的作品。
经过一个时期的筹备, 《儿童日报》 就在上海问世了, 地址设在海宁
路八二六弄三号。
为了引起小读者的兴趣, 两色套印。 内容分四栏: 《国内新闻》、 《国
际新闻》、 《儿童公园》、 《儿童习作》。 发行人兼主笔黄一德, 编辑 《国内
新闻》; 总编辑何公超, 编辑 《国际新闻》。 报馆规模小, 没有力量聘用记
者专门采访新闻、 消息。 所有国内、 国际的新闻, 都是从当天的大报摘录
改写而成。 这样, 消息当然要比大报迟一天。 从大读者的眼光来看, 新闻
变成旧闻了。 但是, 经过改写, 文字变得浅显、 明白了, 给学习时事的小
读者以阅读的方便。 更重要的是, 我们在编写新闻时, 对国内或国际的某
件事或某些人, 在字里行间, 总是明显地揭示我们的是非看法和爱憎态
度, 如拥护抗战、 反对投降、 斥责卖国汉奸, 颂扬抗日将士。
报纸边上, 印着醒目的标语: “关心国家大事, 才是一个爱国儿童”、
“ 《儿童日报》 是小学时事学习的现成材料。”
一九三九年三月九日这一天报纸上, 刊登了一篇 “小自述”, 以拟人
化的笔法, 描绘了报纸一天的活动:
我的名字叫 《 儿童日报》。每天清早和我的小读者们见面,把全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