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1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341

RjŠF¾V ]ˆ‹,


                    不怕难。自从受了军事训练后,已成为红军中的最可靠的忠实分子。

                    他们很有骨气,很想在社会上得到好名誉。他们一点也没有不良的嗜
                    好。八路军中还有很多青年,从事后方救济工作。很有名的作家丁玲

                    女士,也在里边。”报道中插入丁玲的照片,附注说:“ 作家丁玲女士
                    在陕北组织战地服务团。这是丁女士与一个最小的团员摄于延安救亡
                    室前。

                        在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七日的 《 国内新闻》版上,报道说:军事
                    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将军因浙东形势紧张,提前到浙东各地

                    视察。




                    四月十一日又报道说: “新四军满布京沪线。” 十二日继续报道: “新
                四军在东战场有二十多万人。”
                    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儿童日报》 发表了爱国将领冯玉祥的题

                词: “加紧努力, 必能得到最后胜利!”

                    《儿童日报》 还发表多种文艺作品来支援抗战, 反对投降。 一九三六
                年十一月二十日, 刊登了著名作曲家孙师毅的新作 《上起刺刀来》 ———


                        上起刺刀来,弟兄们,散开!/这是我们的国土,我们不挂免战
                    牌!/这地方是我们的,我们在这儿住了几百代。/这地方是我们的,

                    我们不能让出来!/我们不要人家一寸土,可是我们不能让人家踏上
                    我们的地界。/我们愿遵守上边的命令,可是我们不能被人无缘无故

                    来调开!/君命有所不受,将在外,守土抗战,谁说我们不应该!/碰
                    着我们,我们就只有跟你干!告诉你,中国军人不尽是奴才。/上起
                    刺刀来,弟兄们,散开!/这是我们的国土,我们不挂免战牌!




                    在这首歌里, 作者一方面热情鼓励军人要坚决守土抗战, 一方面抨击

                国民党死守着不抵抗主义, 他们总是把本国的军人调开, 让日本帝国主义
                者肆无忌惮地侵占我们的国土。 东北三省就是这样沦陷的。



                                                                                  331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