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11

œžŸ 



                数元即可, 行李出小费。 唯经公议后, 均主张速行。 再则王杏溪所介绍者

                安全似较有保障。 苏君夫妇倾向于此, 我未便阻挡。
                    和桥自卫团区域, 团长程维新。 虽有日人, 畏惧不轻出, 汪政府之势
                力至此亦微, 贮备票有些店铺用, 亦有不用者, 无兑换处。

                    旅馆极恶劣, 夜多跳蚤, 不能成眠。
                    bX\F  ›*\  a
                    众云与其带钞票, 不如带些货物入内地。 苏太太买洋烛, 余买套鞋

                (双元牌) 一打, 费洋三百元。
                    晨八时上船, 船极小而低, 伛身而入。 又大雨, 四人坐舱中, 局蹐不
                安。 盖吴君用六十元代价租此小船, 余等始觉其赚钱太多, 但言语之间,

                不敢开罪。
                    午时烹鲥鱼佐膳。 大雨如注。

                    午后四时许, 要越过警戒线。 吴君先上岸, 徐行去设法, 而藏船于芦
                苇中 (余等之船乃一捉渔船)。 久待吴君不至而有一人来, 穿蓑衣笠帽立
                岸上, 谓余舟人曰: 可前。 遂前。 至桥下, 桥下有木桩三, 加铁丝其上。

                舟人遂前拔一桩, 桥上望风者有四五人之多, 船疾摇而过, 舟人又回舟将
                桩放好, 以石敲下之。 此时间不容发, 倘为日哨兵窥见, 我侪皆无死所
                矣。 空气甚紧张, 祝君尤惊怖。 既通过此桥下, 复前有八里路, 皆须疾摇

                而过, 因恐日哨兵望见也。 日哨兵有站, 左右两站, 距此桥皆有三四里,
                此桥在两站之间, 遂为偷渡之所。 其后闻人言, 日哨兵在四时后即归站,
                不复巡逻, 大雨更不出, 故余等实安全。 唯吴君邀功, 决不以此中奥秘公

                开言之, 故造成极紧张之空气。 又彼岸上人言先余等之舟已有三舟, 亦皆
                拔桩而过矣。 故可知为惯行之手段, 而吴君则云彼上岸去找乡长、 甲长,

                接洽妥善而后行事, 故极费时间, 又其事几于不成, 幸乡长在家, 看其情
                面而允之, 云云, 皆妄诞也。 盖船已至此, 绝无退还之理, 而吴君以导送
                此道为业, 来回数十次, 岂有每次皆须接洽磋商乎? 据余等以前所闻, 预
                送费用, 自有人将桩拔起, 放船过去。 今须舟中人自拔, 又须回船装好,

                又行之于白日, 又桥上有观者四五人, 皆极危险也。 据舟中人云, 彼拔桩
                已两次, 亦不明其意义之严重, 彼仅得薄酬而犯死地, 可怜也。 舟人之妻



                                                                                  101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