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83

【从景德路到阔街】
             商业经营的变化和发展。
                  儿时我家住在岳庙北侧的新桥街,穿越和尚坟至岳庙口的中山中路核
             心路段仅有 300 余米。彼时,课余和闲暇时分尚处贪玩阶段的我经常与街坊

             同龄伙伴相约去“大街”(对中山中路的别称)兜街白相。“大街”与现在
             中山中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道路宽敞迥异。我孩提时的中山中路马路狭
             窄,汽车和自行车车道混行,仅能勉强使过往汽车等车辆交换通行,道路

             两旁的商店大多为低矮的平房和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经营设施十分简陋,
             商店店门沿袭过去的行闩板开门经营和关店歇业,柜台、货架大多为陈旧的

             木制器具,营业员站立于柜台和货架中间售货服务(俗称“拍半身照”)。
                  印象中中山中路上最多的门店是百货店和棉布店,其次是烟糖食品商
             店;春蕾棉布店、锦花布店、大方服装商店、龙潭商店、黎明日夜商店、长

             虹食品商店、绿叶茶叶店、天马回民食品商店、余天成药店、大众理发店、
             松江五金交电商店、金华肉店、小广东饮店、清真回民饮食店等如今大多已

             经消失多年,昔日中山中路核心路段这些稍有名望的店家至今我仍然耳熟能
             详。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些店家曾经承载着松江市民吃穿用医的零售市场主
             要供应责任。

                  萌懵时期去“大街”白相,最喜欢去的地方是位于莫家弄对面的岳阳
             图书阅览室。《铁道游击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连环画,故事跌宕起伏、

             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以致常常使我爱不释手,流连忘返。每年盛夏,黎明日





















                                              ㄧ建设中的中山中路,1993 年(张金贵  摄)


                                                                               松江老街巷    171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