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松江故事
P. 56
048 松江故事
这个“ 四类分子” 的管制还是相对宽松的, 好像没有什么训话、 写检查、 惩
罚性劳动等名堂。居民小组长慈眉善目, 说话啰嗦, 办事认真, 从不去找
她的碴儿, 看她年事已高, 身边又没有子女, 有时也会生出恻隐之心, 帮
她解决点小困难。“ 杨家房子” 里的居民和睦相处, 虽然大家不大和她交
往, 但也不把她当“ 四类分子” 去欺凌她。
杨家婆婆从小读过书, 识字, 但不会写。我能写信后, 她就拉了我的
差。她收到的信不多, 她的两个儿子很少给母亲来信, 收到的信大多是
在台湾的女儿阿琴写来的, 差不多每月一封。她不主动给人去信, 但女
儿来信必复, 无非是报个平安。
我第一次帮她写信, 学着老师教的写信方法格式, 开头是“ 亲爱的女
儿”, 结尾是“ 此致敬礼”, 杨家婆婆看后乐了, 说, 我们中国人不这样写
信, 你们老师教的是外国人写法, 并教我, 开头要用“ 阿琴吾儿如晤”; 结
尾要用“ 春祺” 或“ 秋祺”, 那要看写信的时间而定。我替她写好信, 她必
定要亲自过目, 一面看, 一面叹息:“ 作孽啊, 看来这生这世是再也不会和
阿琴碰面的了。”
有年夏天, 有两个月没有收到阿琴的来信, 当然也没有汇款, 杨家婆
婆第一次主动给女儿去信, 她真的急了。
过了好些日子还没有回音, 她叫我前去, 拿出一块绿色的茶杯口大
小的玉佩, 要我帮她卖了。那块圆圆的绿玉雕刻得极精致, 握在手里凉
凉的, 润滑极了。我觉得卖了可惜, 望着她好一阵子。她看懂我的意思,
还是说:“ 卖了吧, 留着也没用。天气这么热, 回来时买一根棒冰, 算你的
脚步钱。” 这块如今能值数万至十几万元的玉佩在玉石收购店只卖了五
毛钱, 我买根棒冰花了四分钱, 当我将捏成一团的零钞交给她, 告诉她只
卖了五毛钱时, 她感到十分意外, 一面撸平一张张毛票, 一面自言自语
道:“ 作孽啊, 一块值好几石米的玉佩就卖五角钱, 我真是自作孽啊。”
又过了些日子, 女儿的信来了, 随后汇款也来了。钱来了, 杨家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