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松江故事
P. 166

158    松江故事

             年” 就担负起这个责任。当然, 到年底时, 地主对“ 把作长年” 会酌情稍稍
             多给些报酬。

                 采法从上海回来后, 并没能攒下多少银圆, 当然实现不了买几亩地
             的梦想。他父母给三个儿子一共留下了六亩地, 按照每个子女均分的习
             俗, 每人可分得两亩地。按照当年的收成, 每亩地最多能收个五六百斤
             稻谷, 采法一家三口无论如何都不能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没办法, 采法

             还是去做长工。
                 当时采法的二弟在法也已成家, 独立门户。在法这个人有点糙, 种
             田毛手毛脚, 但做人本分, 不用别人操心。三弟采良就不那么安分守己,
             不好好学种田, 又喜欢赌钱, 让当大哥的采法费尽了神思。采良经常是

             有一顿没一顿, 实在生活不下去了, 就决定将自己名下的二亩地给卖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对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的农民来说, 失去了
             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当年, 卖田被看作是败家精, 在失去
             土地的同时, 在精神上也会受到羞辱。采法拼命攒钱要买田, 而他的弟

             弟却要卖田, 这不能不叫采法火冒三丈。采法在村前村后扬言:谁要是
             敢买我们张家的田, 我就和谁拼命。想买田的人谁管这些, 暗地里和采
             良讲好了价钱。成交的这天, 买卖字据都已写好, 正要签字画押, 采法手

             提柴刀, 两眼发红, 像一头发飙的公牛冲了进来, 嚷道:谁想要买张家祖
             上留下的家业, 今朝就是他的死日。保正、 中人、 买家见这阵势就识相地
             走了, 张家的地总算没有被采良败掉。
                 当时内战已经爆发, 国民党不断扩充兵源强抽壮丁。每个乡都派有
             壮丁名额, 乡长、 保长按家按户收壮丁捐, 名义上说是捐给壮丁, 实际上

             到壮丁手中的只是个零头, 大部分都给私吞了。采良在家里混不下去
             了, 就将自己卖了壮丁。采良手中捏着保长塞给他的几块银洋, 上了淮
             海战场。那天采良正在战壕里和大伙一起赌钱, 正在兴头上, 没料到解

             放军如神兵天降, 一杆杆枪直指着他们的脑袋。采良当了俘虏, 接着被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