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54


                                                                                
                                                                                
                                                                                
             传奇“三高士”                                                            
                                                                                
                                                                                
                                                                                
             不堪, 但好书成癖, 诵读不辍。 其妻不堪忍受, 要求离他而去。                                   
                                                                                
             买臣笑曰: “我年五十当富贵!” 后来朱买臣果然出仕, 擢为会稽                                   
                                                                                
             太守。 故上引二句, 实寓其家人希冀铁崖转运并获得富贵之意。                                     
                                                                                
             不过, 铁崖本人对于即将到来的 “五十富贵”, 似乎并不期盼。 家                                  
                                                                                
             人着急的祝词, 反而勾起他对于青春时光的无边留恋, 所谓 “男                                    
                                                                                
             儿富贵绝可怜, 年少光阴胡可及”, 不仅是渐入老境之人的共同心                                    
                                                                                
             态, 也是杨维祯留恋当时惬意生活的真实写照。 因此以下转而浓                                     
                                                                                
             墨重彩表现 “大姬”、 “小姬” 的歌舞, “酒酣”、 “奉欢” 的快意。                              
                                                                                
                 诗题 “甲申腊月廿五日初度”, 与诗句 “今年生旦逢立春”,                                 
                                                                                
             可据以证实杨维祯之生日, 又可藉以纠正有关其生年的误说。 在                                     
                                                                                
             此需要加以辨析说明的是, 至正四年铁崖初度日, 实为其踏入虚                                     
                                                                                
             岁四十九之门槛, “当五十” 应属约数, 或是其家人对于富贵的                                    
                                                                                
             “心转急” 期盼。 否则按照习惯, 诗题通常会标明 “五十初度”。                                  
                                                                                
             根据历书记录, 至正四年甲申十二月 “廿五庚辰立春”, 这与本                                    
                                                                                
             诗所谓 “甲申腊月廿五日初度”、 “生旦逢立春” 完全吻合。 而据                                  
                                                                                
             此推算杨维祯出生之日, 则是元成宗元贞二年丙申十二月二十五                                      
             日, 换算为公元纪年, 已入1296年之次年。                                            
                                                                                
                 综上所述, 杨维祯 (1297 —1370 ), 其名又作维桢、 桢或祯, 字                        
                                                                                
             廉夫, 别号有铁崖、 梅花道人、 铁笛道人、 铁心道人、 老铁、 抱遗                                
                                                                                
             子、 东维叟等数十个, 诸暨 (今属浙江) 人。 生于元成宗元贞二                                  
                                                                                
             年丙申十二月二十五日, 即公元1297年1月19日; 卒于明洪武三                                  
                                                                                
             年庚戌五月二十五日, 即公元1370年6月19日, 享年七十有五。                                  
                                                                                
                                                                                
                                                                                
                                                                                
                                                                                
                                     —   0 5  —                                 
                                                                                
                                                                                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