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17


                                                                                
                                                                                
                                                                                
                                                   “三高士” 与元末明初之松江               
                                                                                
                                                                                
                                                                                
             首诗, 还有十篇左右的文章散见于其他文献。                                              
                                                                                
                 陆居仁最重要的身份是在松江府学任教。 从现有的资料看,                                    
                                                                                
             从至元五年 (1339 ) 到至正二十三年, 陆居仁任教于松江府学长                                 
                                                                                
             达二十四年之久。 陆居仁的好友王逢称他 “隐居教授以终”, 《崇                                   
                                                                                
             祯松江府志》 称 “隐居教授于松, 松人士翕然宗之”。 如果不是                                   
                                                                                
             终生作为府学教师, 至少也是终生以传承文化、 培养家乡子弟为                                     
                                                                                
             业。 王逢在 《陆宅之进士挽词》 中以 “教施河汾曲, 身浮澱泖                                   
                                                                                
             云” 称赞陆居仁培养人才之功, 可比培养房玄龄、 杜如晦、 魏                                    
                                                                                
             征、 李靖等唐初功臣的隋末大儒王通, 可见其当时地位与影响。                                     
                                                                                
                                                                                
               二、 杨维桢、 钱惟善为何选择终老松江                                              
                                                                                
                 1 元末松江经济繁荣刺激了文化需求,形成优越的经济和                                    
                                                                                
             文化环境                                                               
                                                                                
                                                                                
                 元代松江因为农业、 棉纺织业、 海运业、 商业的发展, 经济                                 
                                                                                
             地位日益突出。 以赋税为例, 元代松江府隶属江浙行省嘉兴路                                      
             (领松江府及嘉兴县、 海盐县和崇德县), 松江府年交粮米占整个                                    
                                                                                
             嘉兴路的一半以上, 一年上交朝廷的粮额占全国总量的253% ,                                   
                                                                                
             比陕西、 四川、 甘肃、 云南等行省的比例都要高。 棉纺织业方                                    
                                                                                
             面, 因为黄道婆革新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棉纺织机具, 一时 “乌泥                                    
                                                                                
             泾被不胫而走, 广传于大江南北”, 松江布名扬天下。 海运业方                                    
                                                                                
             面, 因为宋室南渡以后, 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 更注重海                                    
                                                                                
             外贸易, 元代统治者对海运的重视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朝代。 至大                                     
                                                                                
             四年 (1311 ) 规定, 以嘉兴、 松江秋粮并江淮、 江浙财赋府岁办                               
                                                                                
                                                                                
                                                                                
                                     —   3 1  —                                 
                                                                                
                                                                                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