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知青记忆.html
P. 152
水坝遇险(外二篇)
陈宏言
勐满河水坝,主坝坝体宽 80 米,水位落差 25 米(或者说坝高 25 米)。左右两边各
有一个 5 米宽的放水涵渠,(这些数据全是凭当年的记忆所得,并无实际文字记载依据)
涵渠顺山势绕勐满平坝,用以灌溉勐满平坝的数千亩良田。水坝位于南满河上游,两山
夹峙之间。坝上的水,水势浩浩,水平如镜,加以两岸的原始森林,雨林芳甸,山绿水
绿,再有蓝天白云倒影水中,即使桃花源仙境再现人间,但也恐难以企及。这清澈的柔
和的水,似温顺的小女孩,留恋着两岸美景,慢慢地、柔柔地从上游缓步而下,流连回
荡在坝内。随后,在坝前,会自然地分为三股,两股入放水涵渠,去浇灌良田。一股将
漫过坝顶,进入勐满河的中下游,也就是进入勐满平坝,随后汇入南腊河,最终将进入
澜沧江。河水行进,到达坝顶,已经不再是温顺的女孩,而是一反常态,成了脱缰的野
马,成了暴燥的小伙子,从坝顶一泻而下,直冲向坝外,绝不回顾,绝不留恋,这水,
过坝体时,构成一道弧形,虽然急剧,但仍是平滑光亮如一巨大的“穿衣镜”,横贯而
下,连绵不断。但随之,“穿衣镜”摔打在坝下的高低错落的岩石上,发出巨大的轰隆
声,溅起无数的白色的水浪、泡沫,它们滚滚而下,直奔勐满平坝,任谁也无法阻挡。
坝下的勐满河,曲折逶迤,时而,经过浅滩平坡,水声潺潺,细流缓缓,水波欢欢,时
而通过狭窄山道,水流湍急,一往直前,时而,经过弯道深潭,水流平稳,悄无声响。
勐满河就这样从水坝下来,行进六七里路,就会到达勐满境内最大的傣家村寨:曼赛龙。
曼赛龙,是一个有一百多户傣族村民的大村寨。当时,完成了南润河上“五四红卫
坝”建造工程的我们水利一团二营的六连和八连三百多号“知识青年”就临时借住在这
村寨的傣家竹楼上。或许是接下来的任务未明确吧,所以这一借住,就有近半年时间,
后来,我们六连才在曼赛龙寨后,依托勐满河,建立了我们六连的第二个驻地,一个漂
亮的四合大院,说它漂亮,除了因它依寨傍水结构合理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因为
这是我们自己一手建造的。当然,材料依然是:茅草顶,麻栎树为主的“十字架”,实
心竹做的椽子,凤尾竹打成的竹篱笆墙。但是,所有的材料,全是我们自己,凭着手中
的刀斧,从深山老林中砍伐而得来。
沿勐满河边的曲折小道而上,过勐满大水坝,踩着松软的,长年积累的枯枝腐叶,
翻越两道山梁,就真的来到了西双版纳的原始密林中,这里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实心竹,
凤尾竹,龙竹,比比皆是,很难见到的,却还真是那蓝天白云和阳光,因为全被这热带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