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援建记忆.html
P. 82
援建记忆
了麻栗树小学,更名为松江工业区希望小学。村里的撒尼族能
歌善舞,在县文化部门赞助下组织中、老年两支舞蹈队,每逢
节日和农闲,男女老少就在村子空地上弹着三弦琴唱歌跳舞。
两年挂职期满,村里的组长黄自良、老年舞蹈队的毕大姐
和 5 位村民租了一辆小面包车,带着自己做的腊肉、花生和撒
尼服饰,赶了 2 个小时的山路,到州里为我送行,我深受感动。
回松江后的第二年,我随团到故地回访。忙里偷闲,我和
原县扶贫办主任何廷贵悄悄来到了麻栗树村。看到村中灿烂绚
丽的叶子花,听着学校围墙内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我忽然想
到,我们援滇帮扶和驻村干部不正是和这叶子花一样吗!虽然
工作平凡不为人知,但我们的付出对文山村寨的群众孩子来说
是多么有意义啊!
甜蜜的事业
马关县是边境县,北与越南接壤。除了采矿业外,其他的
工业产业几乎是一张白纸,没有一家像样的工厂。农产品无法
进行深加工,只能自产自销,偶尔到市场交易,收益很低。
我们帮扶马关县,改造道路、房屋,改变村庄面貌是表面
工程,寻找农产品加工市场,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更
为重要。有一次,我到马关县了解项目进度,晚上住在县城,
一位陌生的中年人来找我。他叫唐升忠,原先是小学老师,后
来辞职开办了一家红薯研究所,他所培育的脱毒红薯品种产量
高、淀粉含量高,非常适合加工淀粉,但苦于找不到合作的企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