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援建记忆.html
P. 120
援建记忆
中午,学生打完饭,就捧着饭碗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吃,有
的蹲在操场前的台阶上,有的蹲在花坛边。菜色也很简单,很
多学生到食堂只打一份米饭和一份素菜,基本天天是土豆和辣
椒。
早晨 5 点多钟,天蒙蒙亮,学生就在水泥操场上唯一一盏
路灯下读书了。那盏路灯并不明亮,学生们看起书来有些吃力;
开学已经快两周,有一半学生还没拿到书;学校没有足够的教
学设施,有时连教具都不够,如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直尺
这些基本用具并不充足,不能满足老师们的教学需要;断电、
断水是常有的事,用电也是尽量节省,一般要到天完全黑才开
灯;学生饮用水卫生也得不到保证,他们经常一下课就三五成
群到自来水龙头下喝生水。
我们去红旗中学和永宁中学送捐助物资的路上,车有时会
经过散居的民房或小的村落,在土墙上会看到不少标语。印象
比较深刻的是“抓好基础教育,增强发展后劲”、“不娶文盲
妻,不嫁文盲汉”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妇女要解放,文盲要扫除”。还有一条让人觉得很伤感——
“有文化的来教无文化的”,充分反映了这里的基础教育力量
薄弱。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地理、政治课本上只是一句客
观冰冷的概括叙述,非亲眼所见,不能感知其沉重。通过对边远
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了解,进一步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们同在一片
蓝天下,要互相帮助,把爱的光亮送到越来越多的地方。爱的教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