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援建记忆.html
P. 101
心甘情愿 义不容辞
现在老师们都已具备了初步教学研讨能力,这大大提高了教研
活动的质量和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一改以往“满堂灌”的现象,
开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
有了稳步提高。我所教的班级在上个学期末取得了年级第一名
的好成绩。
除担任教学工作外,我还兼任教办副主任一职,为履行好
职责,我希望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主动要求下村走访。
2001 年 9 月 7 日我第一次下村,动员辍学的学生来上学。时
值下雨,我走了近百里的路,皮鞋走破了,脚磨出了血泡,手
被“青钉子”刺成了“馒头”。但我没有一句怨言,因为这里
的老师常年都是这样做的,我这些又算得了什么。走访看到的
情况几乎一样,那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极差,无力供他们上
学。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上学的眼睛,我的眼睛湿润了。
“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我决定
资助这些学生,随即拿出 220 元钱塞到张黎香的家长手中,并
允诺张黎香初中 3 年的学费都由我来支付,希望他尽快把孩子
送回学校,家长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像张黎香这样的情况还有
很多很多,仅靠我个人的资助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让更多的失
学孩子重回校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使我夜不能寐。我
想到了我的母校,一封沉甸甸又饱含真情的信寄回去,立即引
起了强烈反响。在校领导的直接关心和组织下,学校开展了“伸
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为主题的捐款活动。学生省下自
己的零花钱,你 1 元,我 2 元,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一颗颗纯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