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39
FC3$G9HIJK
日机轰炸下的医疗救护
张义华①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六日, 即上海 “八一三” 抗战爆发后的第三天, 松
江就遭日机轰炸, 回忆当年在敌机轰炸下的救护工作, 至今犹历历在目。
敌机轰炸光启中学那天, 我正在阔街家中闲谈, 突然 “轰” 的一声,
一颗炸弹在光启中学的礼堂 (今人民路、 松汇路口) 爆炸, 把整个礼堂一
炸为二。 炸弹的气浪, 把我家的门窗全部震开, 玻璃窗震碎好几块。 在这
种情况下, 我马上赶到医院, 与父亲张绍修一起抢救伤员。
当初, 敌机每星期空袭只来四五次, 每次出动架数和投弹不多, 死伤
人数也较少。 我们只在峰泖村茸城医院内收治被炸伤的病员, 作一般的包
扎而已。 先后有二十多人。
接着, 敌机出动频繁, 长桥街、 火车站, 汽车站均被炸。 31号、 34
号铁路桥几乎每天被日机轰炸, 到后来一天几次轮番狂轰滥炸, 死伤人数
激增。 于是在九月初, 地方商会等单位出面在白龙潭小学 (今岳阳小学西
部) 内设立救护医院。 由我父亲负责主持。 院内医生、 护士由松江医师公
会负责。 当时医务人员有张致果、 张绍修、 施甘霖、 俞克哉和我等人, 药
物由各医院 (茸城、 德琼) 及各药房捐送, 其他工作人员、 粮食供应等由
松江商会负责。 如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 由当时的国民党专员公署解决。
因当时的县政府已搬到乡下, 但不知它在什么地方。
救护医院成立后, 抢救工作日夜不停。 伤员有一百多人, 而当时所谓
救护医院, 设备十分简陋, 以教室作为病房, 伤员都是临时收留一下, 除
① 张义华,张蕴和之孙,先后在茸城医院、县立医院任外科医生。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