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33

BC3$01DEA



                时已座无空位了。

                    现在且将同一车厢内附近几个特出的人物介绍一下, 因为他们在松江
                遭了悲惨的结局, 而在车厢中的表现确实如此的。
                    坐在我对面就是姓贺的, 个子颇大, 杭州人, 卅岁左右, 是最健谈

                的, 说话中十有五六夹着几句英文在里面, 表示他学贯中西, 后来承他告
                诉我才知是燕京大学毕业的, 逢人都搭上三四句, 以示他手段圆滑。
                    坐在我隔座靠窗姓廖的是个老实年轻的小商人, 虽然表面装得甚懂世

                故的样子, 言语却十分天真。
                    隔过两个座位, 面孔对着我的, 是一个穿着笔挺白哔叽西服的中年绅
                士, 上唇留着□□□□□            (外国男明星名) 的小髭; 当一个穿黑长衫的老

                头儿带着他的小女儿要坐在他的隔座时, 希望他能够向内让一些, 使他的
                小女儿能够一同坐的时候, 那位绅士竟破口大骂说这座位只限定两人坐

                的, 如果要座位, 为什么不早些来呢? 老头儿被骂得不敢回嘴, 只得让他
                小女儿坐了, 自己却坐在座上的扶手上。
                    绅士的斜对面, 是一位摩登女子, 高跟鞋, 蓬头发, 穿着红黑相间的
                旗袍, 和她的丈夫 (?) 指着窗外的难民, 不知说些什么。

                    车到新龙华的时候, 搭不着上一班车而在月台上守候的难民, 蜂拥而
                上, 大多数是从车窗口冲入的, 隔座的窗开着, 就被冲入一家六口, 男的

                是一商业店员, 一妻, 三孩, 和抱着吃奶的小孩。 瞬时车厢行人道上, 全
                被挤满了难民、 包裹、 衣箱等物, 车开时, 车轮上的弹簧钢板, 被压得吱
                吱作响, 可见车上载重逾量了。

                    从那个由窗口冲入的男人口中, 知道他们是从董家宅逃出来的难民,
                目的地是无锡; 由西站开出八点整的京沪车不能搭上, 所以只能先往嘉
                兴, 再转苏嘉路走了。

                    未到松江车站前, 天色更为阴郁了, 雨点已疏疏地散播在空中; 我想
                如果下了雨的话, 那么经过石湖荡要步行的时候, 岂不要被淋成落汤鸡?
                幸亏到站时雨点已经止了; 拿出表来一看, 正是十二点二十分, 肚子饿

                了, 想吃些面包充饥。 同时火车头已调到后面, 改拖为推; 因为在石湖荡
                附近是不能掉头的。 机车经过窗前, 见着附挂在机车之煤水车上, 密坐着



                                                                                   23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