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59
FÅ&ÆG901
日本安倍政权以 “积极的和平主义” 来掩饰复活军国主义的罪恶野心, 试
图颠覆其侵略的历史定位和二战胜利后的政治格局。 日本否认战争暴行,
也不是始于今日, 一九八六年以来怪论就不断, 请看日本裕仁天皇的 “停
战诏书” 可见一斑, 说什么 “侵略了他国皆非本意”、 “不是无条件投降,
是终战”。 今日, 我忽想到一个疑问, 当年是谁为保存侵略策源地而以无
条件投降的安排作了交易? 唯恐世界不乱, 还是梦想实现旧日本军阀没能
达到的目的? 美日结盟竟是怎样的一种利益交换?
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 中国人民经历五十余年的漫长岁月, 几
代人的前赴后继、 不屈战斗, 以三千五百万同胞的牺牲代价, 才换来了今
日和平稳定的生活。 这笔血债会牢牢记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心头。
从一八七四年日本武装掠夺台湾, 一八九四年挑起甲午战争, 一九三
一年策划 “九一八” 事变、 扶植了一个伪满洲国, 到一九三七年 “七七”
卢沟桥事变, 由此挑起了历史上第二次中日战争, 战火遍及中国的半壁江
山。 这些在近代史书上都可以学到。 先辈们传授的故事则是另一本账, 一
部浸透着血泪的回忆录。 在很久很久前, 数百年以来被称为倭寇的日本海
盗, 就时不时地从海上来骚扰松江一带, 丰硕的峰泖之地饱受其害。 一九
三七年 “八一三” 事变前后, 正因为松江是日军从金山登陆进攻上海的必
经之地, 又是守护上海的屏障, 再有国民政府的四十军和六十七军在此布
防, 松江成为日机轰炸的目标, 几乎每天有日机来袭, 一天甚至来三批。
载入抗战史册的 “松江大轰炸” 就是发生在一九三七年十月的一天, 五十
余架日机投弹二百余枚, 府前街至西门外岳庙一带顷刻夷为平地, 好端端
繁华的唐宋古城顿时化为乌有, 松江城千百年以来的产业和作坊几乎全部
毁于血泊火海之中。 在日机轰炸早期, 我母亲怀着我不得不随着难民逃到
浙江绍兴会稽山里投亲, 在那里生下了我。 就在那一年, 两支国军曾在松
江死守三天, 成为淞沪保卫战的前奏。 自此松江处于日军的欺凌和奴役
下, 直到一九四五年光复。
在昏暗的油灯下, 还记得那些心惊胆战的日子里, 听长辈们一遍又
一遍诉说日军的暴行。 在松江沦陷前, 金山卫已被日军占领, 卫城南门
内外的一场大屠杀惨不忍睹, 手无寸铁的居民, 有的被吊死、 有的被劈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