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63

LjÈÉ9ÊË



                姓血肉模糊的尸体, 那是一两个月前鬼子进城时枪杀的难民, 至今无人收

                殓, 曝尸荒郊。 因为正值严寒, 尸体还没有腐烂, 不少尸体正在被野狗啃
                噬, 一些仰面的尸体尽露白牙, 十分恐怖。 过了很久, 才有收尸队拉去
                掩埋。

                    回到廿四图街上, 我家的两间平房已炸成瓦砾, 只能到邻居家落脚再
                说。 先找到柏姓大宅, 门虚掩着, 一推门我们全家人都惊呆了, 原来留守
                的柏家老夫妇, 男的倒在堂屋里, 身下一滩血迹已干成了紫黑色, 老太倒

                在后门门槛上, 想是夺门而逃时被枪杀的, 头皮撕裂耷在耳旁, 惨不忍
                睹。 对一个孩子来说, 这一具具尸体的惨状烙在心头, 成了永不磨灭的仇
                恨印记。 此时街上有几户早回来了, 在他们的指点下, 我们在姚家西厢房

                暂住下来, 开始过亡国奴的生活。
                    沦陷区老百姓的日子是十分艰苦的。 我家本来就清贫, 现在更难过

                了。 兄弟姐妹6人除了我谁也没进过学堂门, 唯有我在六年的小学里还滴
                滴答答地断续读了两年半书。 记得在实验小学 (今永丰小学) 读到四年级,
                那时教室前面黑板上挂着一张卖国贼、 大汉奸汪精卫的像, 每天早上第一

                节课前都要起立向之三鞠躬, 不敢有所怠慢。 课程开有日文课, 由东洋人
                来教学, 先教字母, 整天读 “阿依乌哀屋” (字母读音); 要求学生坐姿笔
                挺, 全神贯注; 老师提问到你, 你必须回答 “哈依”, 同时起立向左或向

                右 (双排座位) 横跨一步站到走道上回答问题, 答后返回座位; 一举一
                动, 全是武士道化。
                    儿时有一件事不会忘怀。 老松江都知道: 沿着秀野桥的沈泾塘向北

                行, 约三四里地有座黄泥石桥 (似乎在今乐都路桥附近), 桥西岸有座占
                地三四亩地的无主大竹园, 也是朝西孩子们结伴捉兔逮鸟的游玩地方, 因

                为竹园大, 所以我们都不敢深入, 怕一下摸不出来。 有一次, 小伙伴们无
                意中看到了死人, 惊叫一声, 我们都看清了五六具被枪杀的尸体, 大多是
                学生模样, 有一人穿着西装。 这时有一个小伙伴因跑错了方向, 离大家越
                来越远了, 就急哭起来……后来大人告诉我们是日伪特务杀害的爱国青年

                和共产党员。 这一幕血淋淋的惊吓, 使小伙伴们从此再也不敢跨进大竹园
                一步。



                                                                                  153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