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0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240

口述
                   松江改革开放
                   KOUSHU SONGJIANG GAIGE KAIFANG
                   (1978—2018)




            232    加市各项赛事,两次代表市群艺馆赴京参加全国会演。1982 年起,我在洞泾、

                   泗泾两个镇的文艺工厂担任艺术老师,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他们是群文队

                   伍里的佼佼者,其中也有现在“十锦细锣鼓”团队的演出人 员。

                     发现古谱
                     发现古谱

                       1986 年,国务院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对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

                   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 5 套民间文学集成开展全面的普查。在对民间音乐

                  (器乐曲)集成开展普查的一次座谈会上,泗泾镇民间集成领导小组成员吴雅
                   英、李德复两人从洞泾乡老艺人曹德荣处了解到:早年间,泗泾地区有一套

                   别具风味的民间器乐曲《十锦细锣鼓》,是别处从未听到过的。后经查明,当

                   时他所指的,其实是泗泾道院的道教音乐《什锦锣鼓》,并非是吹打音乐中弥
                   足珍贵且已失传的《十锦细锣鼓》。经分析,要挖掘此艺术瑰宝,必须从吹打

                   老艺人圈子中去着手调 查。

                       于是,吴雅英、李德复从当时泗泾著名的姚、刘两家吹打老艺人处入手,
                   先从泗泾本地尚健在的老艺人那儿寻找线索。召开多次座谈会,还个别上门

                   访谈。老艺人众口一词:泗泾确有这个独特、细腻、蛮好听的锣鼓经。他们

                   中有的还演奏过,但曲谱由于时间已久,有的只是听过,自己没有演奏过;
                   有的连听也没听 过。

                       为了扩大线索,吴雅英和李德复两人逐步扩大范围。1986 年 11 月 5 日,
                   两人费尽周折,深入到洞泾乡塘桥村,通过上门走访也是姚姓的老艺人之后

                   姚伯华老先生。在交谈中得知老先生祖上也是从事吹打业,留下了不少曲谱。

                   姚伯华尽管自己不会吹打,但他对祖上留下的曲谱悉心保存。他家房屋数度
                   翻造,可他仍把这批曲谱珍藏 着。

                       做通老先生的工作后,他终于捧出了一只箱子,里面存放着一本本纸张

                   早已发黄、斑驳脱落、边角早已磨损的手抄本。吴李两人仔细翻看、细心留
                   意,发现其中有一本封面上写着《曲如山海》、时间为清光绪十三年的手抄本

                   中,有曲名《十锦》两字。当时由于一时吃不准是否就是传闻中所说的具有










      ᇫٚ १ඍ඾ࡾڿ۪ष٢ JOEE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