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137

世纪彩虹9号线







                一些难忘的事例、细节仍历历在 目。                                                                 129

                    1. 宁可多花钱,设计要周全。九亭站原设计为地面高架车站,后改为地

                下车站。各车站原设计无安全屏蔽门,后来加上的。复合弹簧浮置板轨道,
                是一种我国自行研发的新型浮置轨道结构,一期工程仅在几个别墅花园房旁

                实验性应用,降噪降震获得很好效果。在南延伸工程中,普遍用于老城隧 道。
                    2. 不惜代价,环境优先。9 号线松江段有 15 公里高架。通车前一年的夏

                天,区府领导带领各有关部门和沿线街镇领导,冒着酷暑,沿线踏看。在平

                地上看不到的荒草、脏水、垃圾杂物以及违章搭建,在高架上一目了然。围
                绕“打造绿色风景线”的目标,我们又打响另一场战 役。

                    无法描写这另一个巨大工程的日日夜夜。这里略举几个数字:工程立

                                                                                       2
                项 40 多个,总投资 7 亿多元。其中,全线高架下及周边绿化 58 万 m ,新建
                公交枢纽 1 个,停车场 4 个,新建配套商业和服务设施 6 个。拆除违章搭建

                         2
                                                  2
               2.05 万 m ,白化建筑物 4.82 万 m ,整治河道 21 条,清除垃圾不计其数。这
                里无法用言语赞美各部门的努力和百姓的配合。我也问过他们,他们说:“这
                是我们的 事。”

                    3. 百姓托起 9 号线。说起工程建设中最大的困难,有人说是动迁、施工

                扰民的矛盾,因为老百姓工作难做。而凡经历 9 号线工程建设的,却常常被
                一些老百姓的自觉所感动,有的会记上一辈 子。

                    9 号线松江段工程地上建筑物动迁涉及 68 家单位,331 户商业用房,476
                                                              2
                                         2
                户居民,共计 29.67 万 m ,绿化搬迁 21 万 m ,还有供水、排水、污水、供
                电、燃气、电信、电视等各种地下管线搬 迁。

                    面对重大工程,百姓、企业都理解,但具体困难不 少。
                    九亭车辆段施工动迁,75 户动迁居民每家每月都有上千元的租金收入,

                利益冲击特别大,阻力也很大。在周密安排的基础上,我们一家一户上门做

                工作。最后还是靠了党员、干部还有群众的带头,靠了他们自己家庭成员、
               亲戚朋友的相互劝说,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在短短的 25 天中,完成了

               动 迁。










      ౕൂ჏ १ඍ඾ࡾڿ۪ष٢ JOEE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