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70

【从景德路到阔街】
                 后来,我家搬到新工房去了。2000 年,长桥街拆迁改造前,我赶过去
            拍了张照片,可惜,那些老邻居都已经搬走了。直到如今,我都不知道他们
            的情况。



                                            蕊华伯



                 蕊华伯是女的,松江人伯伯、伯母不分,都叫伯伯。她是长桥街居住
            时间最长的人之一。我住在小塔前很小不懂事时就见她住在河对面的长桥街

            上了,一直到长桥街动迁。若她还健在,应已百岁高龄了。
                 她一直一个人住。儿子在市区,女儿在舟山,她都不肯去。她与我妈
            是好姊妹,一起在袜厂摇袜,三年困难时期一起下放退职在家。

                 蕊华伯给人印象是清爽相。她从不素面朝街。一头银发整齐地朝后梳着,
            不见一根乱发。人家女的出门才抹点零拷的雪花膏,她不管是否出门都用高

            档的百雀羚;人家用蛤蜊油(我们叫蚌壳蜜的)涂手,她一定要用甘油,衣
            服件件整洁有折印,即使外面下大雨准备一天不出门,这点打理也是必需的。
            她家门号里楼上楼下住着好多人家,里面有天井和水龙头,除非闷热异常,

            一般她是不会出来到街上乘风凉的,若出来乘风凉了,也必是山青水绿十分
            清爽(三清四落),与短裤、背心、拖鞋乱穿的那些乘风凉人不同。每天清

            管站人把马桶洗好晾在大门口,她都要在天井里往马桶里放进毛蚶壳用马桶
            划西一遍一遍地刷,很认真的,常被邻居嘲笑“要用来盛饭 ?”偶而她会
            去买几斤毛蚶来给我妈:“给你们吃,壳给我。”她洗锅、洗碗也是这样投入,

            常被邻居寻开心说“锅子快刮穿了”。她做事体也是有板有眼的,除姜头葱末,
            临时借一汤瓢酱油一汤瓢盐的,第二天必会客气地还上。

                 她闲适时常到我家聊天,讲话慢条斯理但句句在理。记得她对我姐说:
            “你家条件不好,多吃点豆制品,有营养,你去看,南面李家、金家先后两
            豆腐店的两豆腐娘子皮肤嫩 !养得两姑娘漂亮 !人家讲‘豆腐西施’是

            有道理的。”她对我妈说:“青头萝卜干太刮油水了,紫大头菜太咸了,我
            已换了,你也换吧。蛤蜊油有股味道的,用甘油吧。”又说:“李师母几个

            去配开塞露当甘油涂,我总觉得腻心的。”还说:“你儿子、女儿长身体辰光,

     158    松江老街巷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