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松江故事
P. 105

闲话商贸    097

               阔, 且都是“ 定水河”, 潮位涨落不大, 是存放木排的理想场所; 航道通畅,
               接苏皖, 连浙闽, 运输便利; 位于上海市区边缘, 商机信息灵通, 销售市场

               广阔。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 沿泗泾塘开设的竹木行有16家, 其中木
               行4家、 竹行9家、 竹木行3家。最早开设的木行是万源德木行, 开办时
               间已失考; 资本最雄厚的是开设于民国四年( 1915年) 的恒德木行, 专营
               湘、 黔、 闽、 赣杉木。开设最早的竹行是徐顺兴竹行, 开设于清同治五年

               ( 1866年), 经营毛竹、 厘竹、 淡竹等。
                   米行、 碾米、 酿造、 竹木业四大行业依托泗泾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充沛
               的稻米来源, 得到了发展; 四大行业也为泗泾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推

               动了泗泾农村的农副业生产发展。1950年, 泗泾镇上述四大行业共有
               工商企业57家, 占全镇工商企业总数的14.6%; 资金额82.85万元, 占
               75.7%; 营业额197.76万元, 占60.1%; 从业人员407人, 占31.0%; 税收
               收入4.59万元, 占50.8%。四大行业仍占据了当时泗泾镇行业的半壁

               江山。以后, 随着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木材列为国家重要计划物资,
               上述四大行业逐渐消退, 不再是泗泾镇的强势产业。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