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松江70年0905.pdf
P. 20

1950 年 3 月 1 日,松江县委决定成立海塘工务所及政治处,积极筹备抢修苏南
                险要水利工程——松江海塘,县长陆恂如兼任所长。松江段海塘长约 15 公里(东自

                奉贤柘林,西至金山卫戚家墩),关系松江、金山、奉贤等县数十万人民生命财产和
                近百万亩农田以及沪杭公路的安全。工程自 1950 年 2 月开始筹备,到 6 月中旬结

                束,历时 4 个半月。
                    1950 年 3 月 7 日,抢修海塘的序幕拉开。首先疏浚 56 年来从未疏浚而河床淤塞

                的随塘河,以便运送大批石料、木材至海塘。1600 名民工戽水 6 昼夜,1700 人参加
                挖河,至 3 月底完成疏通工程。4 月 10 日,县长陆恂如带领干部和 3 万民工上塘抢

                修海塘。经过 4 个半月的奋战,6 月 19 日,县委在金山嘴召开了海塘整修竣工庆祝
                大会,宣布提前半个月把千疮百孔的旧海塘胜利整修完固。这项工程,政府支出大

                米 448 万公斤、人民币(旧版)631 亿余元,出动民工 25 万余人次,用工 307 万工,
                投用石料 6.6 万余吨,工料用 500 多条船运了 4 个月。这一工程为改变山阳、漕泾地

                区水系面貌,开辟航运交通起到重要作用。这次修塘,是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为苏南
                和松江人民办的第一件重大实事工程。




                 松     链接一
                 江                松江海塘西起与金山交界的金山卫,东至与奉贤交界的柘林镇,
                 海            地处黄浦、钱塘两江入海之冲,素为江南海塘中的险要。松江地势
                 塘            东南高而西北低,群众中向有“海塘倒,冲倒松江西林塔”之说。
                 修
                 建                据史家考证,松江海塘为唐初所筑的旧瀚海塘中的险要地段。
                 史            千余年来,这段海塘屡遭风潮冲蚀毁损,迭经唐开元元年(713 年)、

                              元大德五年(1301 年)、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清雍正四年至

                              十三年(1726—1735 年)等多次修建,几经变迁。今海塘塘身基址
                即为清雍正年间重修的“石塘”位置。清乾隆时,开挖随塘河,主筑鱼鳞石圹(塘)

               (即今沪杭公路路基),前后四年始成,称华亭塘。国民党统治时期虽有修筑,均临时
                应付,且工程简陋,致塘根冲刷,危岸壁立。解放前夕,国民党驻军到处挖壕设堑,

                塘身又一次受到破坏。1949 年 7 月 24 日,12 级台风、161.2 毫米的暴雨和 3.66 米高
                潮的同时袭击,使得一线长堤险些毁于俄顷。直接受灾农田,仅松江、金山两县即达




                                                                           三万民工修海塘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