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11


                                                                                
                                                                                
                                                                                
                                                   “三高士” 与元末明初之松江               
                                                                                
                                                                                
                                                                                
             有优势可言。                                                             
                                                                                
                 一直到了元仁宗延祐元年 (1314 ), 在元世祖忽必烈建元立                                
                                                                                
             国四十多年以后, 终于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此后元朝一共举                                     
                                                                                
             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 其中有十次是在元朝末代皇帝顺帝时举行                                      
                                                                                
             的, 且每次录取的名额十分有限, 全国三年一试, 取乡贡三百                                     
                                                                                
             人、 进士一百人 (元代总计录取进士一千一百三十九人, 其中顺                                    
                                                                                
             帝朝录取七百人, 占总数的6145% )。 有元一代, 通过科举考试                                
                                                                                
             进入仕途的, 还不到元代文官总数的3% , 加上科举考试时民族                                    
                                                                                
             歧视严重, 因而元代科举在政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远不如                                     
                                                                                
             以前的唐宋和以后的明清王朝。                                                     
                                                                                
                 我们以松江府和当时松江府所属的江浙行省为例, 来说明当                                    
                                                                                
             时科举考试的难度。                                                          
                                                                                
                 根据 《正德松江府志》 记载:                                                
                 元制科场分左右榜,右榜两场,第蒙古、色目人。左榜三                                      
                                                                                
             场,第汉人、南人。进士三年一举,不及百人。乡贡江浙行省                                        
                                                                                
             额,取蒙古五人、色目十人、南人二十八人尔。松江旧隶江浙,                                       
                                                                                
             自延祐至是,通得十四人。进士三、乡贡十一,而蒙古、色目居                                       
                                                                                
             其九,元之用材于是乎可见矣。                                                     
                                                                                
             整个元朝十六次科举考试, 松江一府两县取得乡贡进士身份的只                                      
                                                                                
             有十四人, 蒙古、 色目人竟占九名。 对比两宋时期松江共取进士                                    
                                                                                
             一百一十一人, 而元朝松江只取进士三人, 其中还有两人分别为                                     
                                                                                
             蒙古人、 色目人。 这段小结和评论不仅说明当时科举考试取人之                                     
                                                                                
             少, 而且说明民族歧视之深, 从而可见士人科举之难。                                         
                                                                                
                                                                                
                                                                                
                                      —  7  —                                   
                                                                                
  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