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10
序章
花谢花开, 可以说经史的智慧、 山崖的挺拔、 梅花的精神都融入
了他的血液, 锻造了他强烈的自信和独立。 这是他终生难忘的五
年, 也是奠定他一生成就的五年。 五年后他以 《春秋》 中乡试,
次年又中进士, 一举成名。 他一生多达四十多个别号中, 以铁字
系列最多, 直接与铁崖相关的有铁崖山人、 铁崖道人; 他的诗歌
被称为 “铁崖体”, 尊称为 “铁雅”; 他的史学被称为 “铁史”;
他头戴铁冠、 手持铁笛, 自称铁笛道人、 铁冠长老, 甚至自称老
铁。 他不仅把梅花道人作为最初之号, 而且还有杨边梅、 梅花梦
等别号。 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出这五年苦读对杨维桢人格、 性格的
深刻影响。
(2 ) 为官阶段 (1327 —1358 ): 少年得志、 仕途坎坷
泰定四年 (1327 ) 三月十二日, 杨维桢中进士, 授天台县
尹。 当天京城鼓乐旗帜游行, 万人空巷, 争睹新科进士风采。 杨
维桢后来在给朋友的信中很自豪地宣称: “天子以对策高等隆其
恩, 除进士尹百里者自某始。” 即新科进士任命为县令, 其为元代
第一人。 此后杨维桢历任钱清场盐司令、 杭州四务提举、 建德路
总管府推官等职, 但常署进士头衔, 可见进士及第对他的重要性。
要理解这一点, 必须了解元代科举的历史背景。
元朝以马上取天下, 以吏治国, “虽执政大臣, 亦以吏为之。
由是中州小民粗识字能治文书者, 得入台阁, 供笔札, 累日积
月, 皆可致通显。 而中州之士见用者遂浸寡”。 (余阙 《杨君显民
诗集序》, 《青阳集》 卷四) 绝大部分士人要想进入仕途, 必须以
学生或教官的身份转为吏职, 与胥吏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基本没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