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1 - 软浓吴语松江好.html
P. 471

落苏之名哪里来




                     夏日会友, 酒楼小酌, 山猛海鲜点上几味, 蜜汁酱落苏、 油
                 焖落苏等时鲜蔬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推杯换盏、 海阔天空                                    !

                 之间, 朋友常常会追根究底地发问, 这“ 落苏” 到底是从哪里                                "
                                                                                #
                 来的?                                                            $
                                                                                %
                     “ 落苏” 即茄子, 这种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蔬菜起源于东                               &
                                                                                '
                 南亚热带地区, 古印度为其最早的驯化地, 汉时落户我国。茄
                 子的别称有“ 小菰”“ 伽子”“ 茄瓜”“ 茄包子”“ 茄菜”“ 昆仑紫瓜”

                 “ 矮瓜”“ 草鳖甲”“ 吊菜子” 等, 苏浙沪地区一般称之为“ 落苏”。
                 《 本草纲目》“ 茄” 释名:“( 陈) 藏器曰:‘《 本草》 云:茄一名落

                 苏。’ 名义未详。按《 五代贻子录》 作酪酥, 盖以其味如酪酥也,
                 于义似通。” 陆游《 老学庵笔记》 亦记有如下一则趣闻:“《 酉阳
                 杂俎》 云:‘ 茄子一名落苏’, 今吴人正谓之落苏, 或云钱王有子

                 跛足, 以声相近, 故恶人言茄子。亦未必然。” 千百年来, 尽管
                 “ 落苏” 这种大众蔬菜的叫法在吴语区已十分大众, 妇孺皆知,

                 但这名称的由来却始终“ 未详”。
                     其实, 将茄子呼为“ 落苏” 的, 并非只有吴语。据陈康、 马
                 荣声《 高山族语言简志( 排湾语)》 考证, 台湾高山族排湾语里,

                 茄子也呼为“ 落苏”。又, 20世纪60年代初, 中科院民族研究
                 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组苗语小组在调查中发现,“ 茄子” 在苗

                 语中的读音有的类似汉语的“ 茄”, 有的读做犾狌 , 跟“ 落苏” 十分




                                                                               459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