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2 - 松江年鉴2019
P. 352

(续表)

                序号    名称      年代                          简   介

                                        围廊墙上有赵孟 《前后赤壁赋》碑刻。清乾隆年间(1736—
                                     1795),园归贡生顾思照。嘉庆二年(1797)归育婴堂,为其义地
                 13   醉白      清代     征租处。民国六年(1917)后设民众教育馆。1958年,政府在此
                       池             基础上扩建成醉白池公园。
                                        1961年1月22日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
                                     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松江区永丰街道中山西路仓桥弄南。明代天启年间
                                    (1621—1627)重建。原名永丰桥,桥额刻“重建永丰桥”五字。
                                     因桥南有松江府粮仓水次西仓,故俗称大仓桥、西仓桥。南北走
                                     向,跨老市河。全长50米,宽5米,高8米。五拱不等跨,中拱最高,
                                     依次递减,纵联分节并列起券。青石砌筑桥身,青石护栏,花岗石
                                     石级。
                                        《云间据目钞·卷五》称:“西仓桥,旧以木为之。自万历癸
                             明天启     酉,同知岳维华放粮,饥民站立桥顶,堕水死者六十二人,故文贞
                 14   大仓      六年     公(徐阶)命家人汤显一力建造。”《西仓桥记》也称:“自隆庆时,
                       桥
                            (1626)   甃石易木,开广五环,延亘三十余丈。”“未逾五十年而圮。”明天
                                     启年间,华亭知县章允儒重建。董其昌撰并书有《西仓桥记》。
                                       2002年,松江区人民政府和永丰街道共同出资修缮。施工
                                     中,在北堍桥拱内发现《华亭仓桥碑记》石刻。倭角,长169厘米、
                                     宽83厘米、厚22厘米,下有榫头。碑额刻祥云纹,左右两边刻“S”
                                     形带状纹,篆文碑题,碑文绝大部分已剥泐。
                                       1985年7月18日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
                                     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松江区佘山镇辰山南侧。2009年初发现,位于辰山市
                      辰山
                 15   古遗      商、周    河南北两侧,面积不详,为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
                                       2013年6月8日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4
                       址
                                     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松江区车墩镇新兴村南新224号。堂始建于清末。堂
                                     司铎刘臬公、总铎祁伯公禀请惠大主教同意,于1936年10月兴
                                     建此堂。施工设计、建造等情形均未详。堂钢混结构,三开间七
                                     界。正间南一界为四层钟楼,螺旋式木梯、踏步式铁梯、青铜钟及
                      中泾             安装框架均为原物。方形立柱,磨石子表面。正间北一界设祭坛,
                 16   圣母     1936年   堂南有露台,堂北为附房。堂外西北角有法国唐神父墓,地面水
                      领报             泥坟冢为新建。解放后,堂移作他用,钟楼顶十字架设飞行航线
                       堂             标志。2000年10月复堂。
                                        此堂保存完好,为松江民国时期兴建的大型教堂,是研究松
                                     江近代宗教历史与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2013年6月8日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4
                                     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潘艳玲)



           272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