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1 - 松江年鉴2019
P. 351

SongJiang
                                                                     2019  松江年鉴



                                                                                 (续表)

               序号     名称     年代                           简   介


                                        位于松江区佘山镇西佘山东麓。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
                                     聪道人居普照教院时所建,后因避讳而改称“秀道者塔”,又
                                     称“月影塔”。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八面七层,高 29 米。塔
                             北宋太     的围廊柱础为青石覆莲式。各层四面设壸门、四面设仿木直
                             平兴      棂窗,方向依次转换。各层挑檐木斗拱为木质,墙面泥道拱为
                             国三      砖砌,卷刹犹存。底层在外廊设梯,二层以上方室内,以木梯
                      秀道
                11          年(978    相通。
                      者塔
                             年)、明       因年久失修,塔刹倾斜,木构无遗,仅存砖身。1997年松江
                             万历年     县人民政府重修,1998年竣工。修缮中在天宫内发现明代铜像、
                              间      玉饰、钱币等10余件文物,并在塔刹构件上发现明万历年间重修
                                     的铭文。
                                       1961年1月22日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
                                     27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编


                                        位于松江区永丰街道松汇西路1172号上海市第四社会福
                                     利院内。又名因而园、怡园。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                          松江概况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园转易罗姓,改称“罗氏园”。光绪初
                                     年,又归浙江归安知县许威,易名“颐园”。民国时为高君藩所得,
                                     俗称“高家花园”。
                                        颐园占地2亩。园以水池为中心,西隅用黄石叠以假山崖,
                                     兀耸池畔,下有山洞贯通;西北有书斋、画舫;北和东,有枋榭曲
                12    颐园     明、清     廊相绕。池上架石桥、凌波三曲。园中古木参天,虬根错节。园
                                     南是描花彩绘的楼阁,俗称“观稼楼”,歇山卷棚顶,草架结构。
                                     檐下莲纹垂花柱,与挂落相连。底层施贡式梁架,设茶壶档轩。
                                     楼北为面阔三间的二层宅楼,楼为草架结构,上部梁架为船篷
                                     式,前部设船篷轩,现仅剩残架。1989年,政府对“观稼楼”进行
                                     了单体修复。
                                       1985年7月18日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
                                     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松江区岳阳街道人民南路64号。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
                                     工部主事顾大申效仿白居易晚年筑堂池上,遂名“醉白池”。醉
                                     白池匾原为王时敏所题。醉白池堂东有四面厅、船舫。池的东、
                      醉白             南、西三面,有长廊湖亭相绕。长廊壁上有《云间邦彦图》碑刻。
                13           清代
                       池             池西为“雪海堂”,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先生来松江视察时,
                                     曾于堂内讲演。池南为租粮仓屋,廊间立董其昌“韩范先声”、方
                                     孝孺“正心诚意”、改琦组字“魁星像”等碑刻。池东为宅院,有
                                     门厅、“宝成楼”、轿厅、围廊等。




                                                                                        271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