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4 - 松江年鉴2015
P. 504
盐铁塘两岸,久旱禾苗喜逢甘霖。百姓 江区民间的一个古老的器乐曲音乐种
为报韩湘子“吹箫召龙”之恩,便将盐 类,其代表作《十锦细锣鼓》为松江
铁塘更名为“龙泉港”沿用至今。以后 泗泾镇民间演出团体“阳春堂”(始建
每年乡民就用金黄色的丰收稻草扎成 于 1787)吹打班保留曲目,至今已传
四丈4节牛头、虎口、鹿角、蛇身、鹰爪、 至第七代,有 300 多年历史。清乾隆
凤尾草龙,祈求风调雨顺。从此草龙求 年间已盛行,自 1947 年最后一次演奏
雨成为叶榭民间的一种习俗,在流传过 后,因种种原因绝响多年。《十锦细锣
程中,草龙有7人,也有9人,并配有1 鼓》的演奏具有南昆中软、糯的艺术
米左右的小龙。在草龙求雨仪式的同 特色,因而“文”而不“武”,“雅”而
时,还出现了滚灯、水族、马灯等舞蹈。 不“闹”,“柔和”而不“粗犷”,具有节
拍鲜明、节奏感强的艺术特点,集中表
锣鼓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 现为“细腻”,因此明显区别于一般锣
泗泾锣鼓艺术是流传于上海市松 鼓经。
锣鼓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 ——八仙桌演出
406
南京展望 三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