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知青记忆.html
P. 90

烙进心中的感受



                                                         吴蕴芬




                                                     接到通知书



                    1969 年 11 月底,我在学校从老师手里拿到了上山下乡去云南的通知书。此时此刻,

               我脑海中只有那句激动心灵的话语: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

               最需要的地方去,去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无忧无虑的我心里产生出阵阵兴奋。回家的

               路上,我蹦跳着,轻声哼着歌,心中对将要去的“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摔一跤能拣到
               两把花生”美丽的西双版纳,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脑海里勾画着未来云南边疆的生活:

               那是花园一样环境,那里有四合院式的瓦房,几个人住一间房。从玻璃窗外可以看到美

               丽的山水、树木。房内有床、有橱柜、有椅子……,吃饭有个大食堂。山里劳动也十分

               有趣,每天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到山里、到树林里玩耍。
                    一回到家里,我马上把通知书给父亲,并高兴地说“我拿到通知书啦,12 月 6 日要

               到云南去了”!父亲接过通知书仔细看了起来,他看了这份通知书后走到我的身边,点

               上一支烟、吸着,一时无语。父亲怎么了,我有些纳闷。过一会儿,父亲让我在他面前

               坐下来,他拉着我的手说:孩子啊,你思想已经准备好了吗?这次到云南边疆去可不是
               去玩啊!这时站在我身旁的母亲心事重重地转过身朝房内走去了。我看她一回儿打开箱

               子,一会儿翻着衣柜,好像找东西,可又没看到她找出什么东西来。这时,父亲又对我

               说了:“俗话说,云南半爿天,那里是很远很艰苦的地方,你才 15 岁,这么小的年纪

               出门在外,以后会吃很多苦的。”听了父亲语重心长的话,看着他深沉的目光,一瞬间,
               我的心情似乎稍有点平静下来了,仔细琢磨着父亲的话,从心中开始产生那种将要与朝

               夕相处的父母远离的感觉。顿时也不知该对父亲表达什么。此后,父亲也没有多说什么。

               到吃晚饭时我和父母亲都很少言语,出现了与往常完全不同的沉闷气氛。第二天早上我

               起床时,一眼看到靠窗口处的方凳上整齐地堆放着一些生活用品。很明显是母亲昨晚整
               理出来的,我想这肯定是为我去云南准备的。




                                                     北站别父母



                    12 月 6 日下午 3 时左右,我们同批去云南的松江知青陆续来到上海火车站(北站)。




                                                            89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