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知青记忆.html
P. 111
回眸黄山日
薛鲁光
我喜欢喝茶,尤其喜欢喝安徽特产毛峰茶。这个习惯也与十年插队生涯有关。每每
清明时分,和朋友聊起茶经,我都要拿出那盒雕着双龙戏珠图案的茶叶听,启盖,让朋
友闻一下香味。只见,那枝枝细叶饱满,根根碧绿爽青,散发着幽幽的茶香,让朋友闻
之不禁叫好。细微之处,依稀可见“向明校友陆华赠”7 个字。陆华,那不就是当年孺
幼皆知的为抢救国家财产而被洪水吞噬的烈士吗?于是朋友缠着我讲那胜似硝烟的插
队故事。几杯香茗环绕,满屋清香四溢。我的思绪也随茶烟袅袅升逸、迷漫……
我是 68 届高中毕业生,家住松江。1969 年初响应党的号召,赴黄山茶林场插队落
户。1979 年回城。在黄山整整挥洒了 10 年青春。我与陆华烈士同为向明中学校友。与
陆华并肩战斗了 6 个月。亲历了那场林间山洪。黄山属江南丘陵地形,温暖潮湿,非常
适合毛竹和茶叶生长。那时的黄山设施简陋,我们就睡在草房的通铺里。男宿舍也不讲
究,一个 50 平米的大通铺竟能睡下 25 个人。床是用竹竿搭成的,桌椅板凳,连碗筷盆
勺也都是用竹做的。而茶叶也是一大特产。闻名遐迩的毛峰茶就出自黄山茶林场。一进
场,漫山遍野,到处是茶树。我被分配在五连,在工作中,听同伴们闲聊,四连副指导
员陆华也是向明毕业的,四连离我们不远,于是一回生两回熟,互相之间就认识了。同
为异乡客,相逢分外亲。陆华虽为女同志,但长得身材高大,戴一副眼镜,梳齐耳短发,
性格泼辣,为人热情。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一点也没有娇气。在向明中学我就听说了她
的名字。她是一个政治上要求上进,学习优秀、乐于助人的好青年。组织能力强,曾任
校学生会副主席。上山下乡伊始,她第一个报名,开始报的是黑龙江,因眼睛近视,体
检被刷了下来,于是就改报黄山茶林场。她 1968 年 8 月第一批到的黄山。
1969 年 7 月 4 日夜晚,劳动了一天,知青们大都睡下了。此刻,黄山地区下起了骤
雨。雨越下越大。噼噼啪啪,雨点砸在屋顶上怪吓人的。只是人太疲劳了,呼呼的鼾声
盖过了雨声。大约凌晨 5 点多钟。指导员打着手电,闯进茅屋,叫我们都起床。简单地
动员道:“同志们,昨晚的大雨已形成百年罕见的特大山洪,山洪冲毁了木桥地势较低
的四连对岸食堂里放置的大量粮食、化肥就有被洪水冲掉的危险。四连五连都是兄弟连
队,四连的困难就是我们五连的困难,难道我们可以袖手旁观吗?”“不能”大家惺忪
着眼睛,斩钉截铁地说。于是大家迅速起床,草草吃了一点干粮,就商量着如何帮陆华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