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中国共产党松江历史图志
P. 147
2. 对 手 工 业 和 资 本 主 具折价入股,小型工具自备自用、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给予补贴等原则,组建 56 个生产
解放后,松江县按照国家政 合作社、25 个生产(供销)合作
策,对私营工业实行“利用、限制、 小组,入社(组)人员 6929 人,
改造”。1953 年起,通过委托加工、 占从业人员的 86%。同时,将碾米、
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 草织、轧花、制烛、印染、豆腐、
销等形式,逐步将私营工业企业的 饴糖、茶食饼干、渔业、食盐等行
生产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5 年, 业 3132 人分别归口到粮食、供销、
松江电厂作为公私合营试点单位, 商业、农林等部门。1956 年,松
成为全县第一家完成对私营工业 江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企业。1956 年 1 月, 基本完成,当时全县尚存单干手工
对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业户 127 户,共 148 人。
在松江全面展开,至 2 月底,全县 1954 年,开始对私营商业进
私营企业按归口工业部门实行全 行社会主义改造。当年 8 月,县委
行业公私合营,建立了 22 家公私 成立“对私改造领导小组”,下设
合营工业企业。 办公室,配备专职对私改造干部
根据党的政策,对个体手工 12 人,进行对私改造的试点工作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自愿、互 和思想教育工作,并通过对私营企
利原则,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合 业的换证登记和商业普查,掌握私
作化道路。1951 年 12 月,松江县 营企业各行业户数、人数、工资福
长溇织袜生产合作社和城西铁业 利、资金、经营状况等情况。
生产小组率先成立,入社(组)人 1955 年 12 月, 县 委 召 开 为
员 117 人。1954 年,全县建立生产 期 6 天的对私改造会议,组织干
合作社 5 个、生产合作小组 21 个, 部学习文件,明确对私改造的做
入社(组)人员 1580 人,占从业人 法,各区区长、各科局、各专业
员 的 18.1%。1956 年 1 月, 县 人 公司的领导和有关人员近 300 人
民政府批准全县个体手工业实行 参加。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全行业合作化。手工业户按自愿结 工作在全县轰轰烈烈展开。当时,
合,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大型工 中共松江地委负责松江城区的对
全面实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