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中国共产党松江历史图志
P. 145
分配,多劳多得”。同
时允许社员拥有一部分
生产资料和少量的自留
地,经营家庭副业。高
级社下设若干个生产
队。在经营上社对生产
队实行包工、包产、包
本和超产降本奖励、减
产超本赔偿的“三包一
1956 年 6 月,城东区联民高级社成立大会 奖制”。按季度或年度
制订“生产规划、劳动
40% 的比例分配。 规划、财务规划”(即三规划),
1956 年 6 月,松江县的初级社 把集体经济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经济
开始转并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轨道。在管理上采取劳力、土地、
简称高级社。行政村制被高级社取 牲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即四固
代。到 12 月,全县农业生产合作 定),纯收入部分由生产队按社员
社除 1 个初级社外,其余都并为 劳动工分分配。1957 年春,松江县
336 个 高 级
社, 入 社 农
户 86657 户,
占 总 农 户 的
99.25%。
高 级 社
实 行 土 地 等
主 要 生 产 资
料 统 一 归 集
体 所 有, 取
消土地分红,
实 行“ 按 劳 城东区联民高级农业社社员在田头研究春耕计划
全面实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