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援建记忆.html
P. 224

援建记忆

                    刚到巴楚县不久就遇到了一个挑战:我所在的巴楚二中

               语文组一名同事因为待产须在家休息两个月,于是我在还没有
               熟悉当地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就立刻承担了比原先多一倍的教

               学任务。
                    由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的是全国版教材,与我在上

               海时用惯的沪版教材完全不同,所以我立刻投入认真的备课
               环节中。虽然当地学校领导很体谅我们这批来自远方的支教老

               师,并不要求我们按照新疆教育厅的规定必须手抄教案并且提
               前两周备课,但我牢记临行时俞正声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要求自己按照新疆教育厅的规则备课。

                    熟悉当地教材的同时,我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情况,
               并按照学情反复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新疆学生普遍学习

               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弱,与上海学生的确是不能比
               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即胆子大、课堂上敢说。我在摸

               清他们这一特点后,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机械照搬上海教学
               经验,而是充分利用帮人代课有两个平行班的有利条件,将上
               海“二期课改”先进教育理念同当地实际联系起来,边思考边

               在课堂内实践。经过半个多学期不断尝试,经历了不少挫折,
               终于摸索出一套既能体现“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

               理念,又针对新疆学生具有可操作性的比较完整的教学方案,
               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从我支教的第二学期起,我所任教的班

               级,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把孩子送到有上海老师的
               巴楚二中读书!”甚至成了当地的热门话题,这颇令我自豪。


                                          20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