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援建记忆.html
P. 21
我和我的援藏伙伴们
开发区去看看,总可以吧 ?”
几位老农将信将疑,来到长所开发区“探消息”。哦,一
排排新造的农舍,每家 100 平方米,有客堂,有卧室,有贮藏
间。区内农田已被开垦,河水已被引入,草场已在培育,长出
青苗,这真是吃够苦水的农牧民的天堂啊 ! 可是故乡是根,离
开老土地就是对不起祖宗。
我再次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发动藏族干部一起加入
移民工程的动员:每一户移民搬入新居,县里就要花费 2 万元,
这是为贫困乡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长所开发区搞成了,附
近 4 个乡可以彻底脱贫。搬迁移民是出于长远考虑,这种方式
的扶贫是根本的扶贫。即使援藏干部返回上海了,农牧民也不
会返贫。大家要耐心地讲给农牧民听,但也要尊重农牧民的选择。
终于,35 户农牧民告别尼夏乡,搬入长所开发区的新居。
第一年,绿油油的青稞就破土而出;第二年,更多的尼夏乡人
动心了,他们的脱贫决心也像青稞种子一样,顶出了古老而贫
瘠的沙土
西藏也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开发区的消息不胫而走,
中央电视台的编导们兴趣盎然地扛着摄像机来到了长所,他们
“偷拍”一群来自尼夏乡翩翩起舞的姑娘。几十公里外的彭曲
河水引到长所,喝一口清甜的雪水,姑娘们怎能不舞起长袖纵
情歌唱呢 ?
县委常务副书记王家栋走进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的演播室,这位来自卢湾区的民政专家面对全国亿万观众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