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援建记忆.html
P. 20

援建记忆

               以买 200 斤青稞、200 斤酥油  。四家老少一齐跪在我们面

               前,怎么劝都不肯起来。我们抹干泪水,一个念头深深地扎在
               心底——大干三年,一定要使定日脱贫,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

               问题。
                    很快,一份到1998年底的定日县全县脱贫规划制定出

               来了,明确组织领导、项目开发、政策激励和责任措施,县
               委、人大、政府三套班子的领导,不管是藏族干部、汉族干

               部还是援藏干部,分头包21个乡的脱贫,乡干部分头包村,村
               干部包户,不脱贫不脱钩。缺劳力,帮劳力;缺衣物,捐衣
               物;少资金,集资金。这个非常实在的脱贫计划,非常明确的

               《扶贫目标责任书》很快获得了自治区扶贫领导小组的批准并
               开始实施。同时决定在定日县建立一个开发区,就建在长所的

               天然大坝子上。先投资58万元兴修水渠,把37公里以外的彭曲
               河水引进来;再投资1020万元,开出良田4000亩,防护林2000

               亩,苗圃50亩以及数百亩草场  穷山恶水的尼夏乡,不适宜
               耕作、生存和居住,我们要把尼夏乡百户农民搬到长所开发
               区。我和高飞奔赴拉萨争取扶贫资金,时任自治区财政厅厅长

               的杨晓渡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没想到的是,这项治本脱贫、造福于民的移民搬迁工程实

               施起来却很难。尼夏乡的百姓说:“我们祖祖辈辈住在尼夏,
               怎么能离开故乡到别的地方去寄人篱下 ? 我们坚决不搬 !”我

               和常务副县长朱友昌、副县长陆振仪动员大家:“怎么能说离
               开家乡 ? 还在定日县嘛。想不通的可以不搬。但是你们到长所


                                           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