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援建记忆.html
P. 174
援建记忆
生陈慕瑞,她看到上海老师来看望,激动得流下热泪,用微弱
的声音反复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忘不了 2013 年 1 月 7 日学期快结束时,我们支教小组五
个老师收拾行李,准备返回上海。早晨 6 点多钟,在自习课之
前,初一(9)班唐定丽、李凤(苗族)等学生来与我道别。
当时我正在离宿舍较远的地方吃早餐,支教小组刘希权组长电
话告诉我有学生与我来送别,她们误以为我支教工作结束不再
教她们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颇为感动,连忙电话告诉送
别学生说:“我们下学期还会再来,希望你们认真复习,争取
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进步!”
忘不了 2013 年 4 月 8 日中午,我遇到下楼梯时跌伤头部
的七(10)班壮族学生周星伍,忙用纸巾给他捂住伤口,并马
上联系学生家长,事后学生家长多次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
契诃夫小说中的人物在戒指上刻了一句铭文:“一切都不
会过去。”我的支教岁月已深深铭刻在脑海深处,也刻在支教
学校学生的心中,还刻在上海市松江区常年援建的历史画卷之
中。正像《我愿》歌中所唱的那样“曾经有一片浪花从这里开
放,噢,化作了一湾湾传奇的港湾。年轮刻成了峡谷, 我
愿是海的浪花,纵骋遍野的绿草。”
作者系松江区叶榭学校教师,2012—2013 年援滇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