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69

jkYFA



                响。 当我们正在低声互问 “是否炸了车站呢” 的时光, 可怜的母亲又吓得

                放声大哭了。 家乡不至有日本飞机轰炸的侥幸心理, 不到一天就被打破,
                连两天喘息的日子都不让我们享受, 更令我们相信一到我们决心全面抗战
                的时光, 是全国没有一片安乐土的。

                    昨天全城各商店还照常营业, 今天午后到大街上去, 什九都已关门
                了。 路上充塞了向四乡避难去的人。 今天日本飞机的第一颗炸弹, 竟吓跑
                了全人口之大半, 也可见苏松诸属的人民, 过惯了太平日子的生活, 一旦

                战祸临门, 就谈不上什么镇静了。 避难的方向,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有
                主张去北乡的, 理由是城南有许多公共建筑, 易遭敌人轰炸; 有人以为西
                端较妥, 因为那边的小市镇, 都是掩护在大树林中的; 更有人劝阻往南郊

                的人, 据说黄浦江内已有日本军舰。 各人都以为各人的理论是有军事根据
                的, 结果是四乡都有 “贵客光临”, 一个热闹的城市, 一天中忽然死去了

                一半。 今天的炸弹据调查所得, 在沪杭铁路, 共丢五个无一命中。
                    YcF   Q[
                    两天不见报, 今天一张 《中华日报》 卖了两角大洋。 我家里虽有一具

                无线电, 因为昨晚起, 地方当局施行灯火管制, 每晚六时发电, 八时熄
                灭, 中央电台的新闻也就无法收到了。
                    这两天寂寞的市街上忽然增加了许多外乡的客人。 他们都是从上海步

                行到杭州、 宁波、 金华一带去的。 他们一早从上海出发步行八十余里, 到
                松江来寄宿一晚, 第二天早晨预备再依铁路走。 他们大都是杨树浦逃出的
                工人, 从东门到西火车站, 路上的行踪, 日夜不停的接连着, 单身的人,

                走上一整天, 还能够支持, 有老幼病弱的, 就发生了许多的悲剧。 为了只
                能顾到自己的生存, 有些人不得不把病了的老人、 怀抱中的幼孩丢弃在路

                边。 我今天亲见一个男人一端挑了一个大包裹, 一端篮里坐着一个三岁的
                小孩, 妻子携着一只箱子跟在后面, 满面愁容的在埋怨她的丈夫, 不应把
                一个刚生的女儿让她躺在北桥车站的马路边。 这成群结队的难民, 今天由
                地方当局设了十一处收容所, 给他们解决了暂时食宿问题, 但是丢弃在路

                旁的孩子, 是否有仁人君子把她收留? 他们自己纵使再走三四天, 到得了
                家门, 是否可以衣食无忧呢? 我想这些问题, 现在他们是不会想也不敢想



                                                                                   59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