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1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91

ä奿R



                站前进基地, 为右翼兵团重要据点。

                    约在九月下旬 (确切时间因日记在战时遗失已不能确记), 日寇因上
                海正面攻击迄无进展, 忽侦知我最高军事当局于某日将在松江召开军事会
                议, 乃以二十余架飞机、 编队轮番轰炸松江, 县城街道、 学校及附廓村

                镇, 几无一幢完整房屋, 尤以松江火车站逃难同胞及伤患官兵被炸至惨,
                死伤数百人, 而实则我军事当局已在先一日改在某地开会, 而日寇不知换
                开会地点, 故仍有猛烈轰炸, 炸后次日我曾随罗克伦上校代表军长前往松

                江慰问本军伤患官兵, 及上海集训总队因战事不及返乡的外省县籍学生所
                编成的陆军七十一军的战地服务团学生两个中队, 因王敬久将军 (时已升
                七十一军长) 兼上海学生集训总队长, 故战地服务团长派由学生集训总队

                附罗克伦上校担任。 巡视松江城内, 街上已无人迹, 仅有野狗、 野猫, 徜
                徉觅食其间, 满街满巷仅是瓦砾, 我松江不幸, 惨遭此空前浩劫。

                                    敌登陆金山卫,松江沦陷


                    上海在军事观点上, 本非国防战场, 因无险可守也, 其所以坚守达三

                个月之久者, 在政略、 战略上, 一为争取国际视听, 显示我国军战力; 二
                为争取时间使我政府能在内地部署, 使各级机构有内迁时间; 三为抢运工
                业设备及资源至大后方, 以备长期抗战之用。 经此三个月时间, 我国人所

                有工厂设备及原料, 大致已拆迁内运, 更由于国军浴血抗战, 已使各国对
                我军战力由惊讶而赞佩, 战略、 政略目的业已达成。 十月二十五六日上海
                大场镇阵地被敌炮击, 我军左右翼已形突出, 乃全线转进, 改在苏州河两

                岸对峙, 而担任掩护撤退者, 为原扼守泥城桥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之右翼
                部队八十八师谢晋元副团长所率之杨瑞符营长所属的一个营四百余人, 为

                壮声势, 宣称八百人, 此即举世闻名 “八百壮士” 之由来。 苏州河沿岸之
                战, 仍相持旬日, 因我军炮兵之集中使用, 发展威力, 迫使敌军仍无多大
                进展, 不料扼守钱塘江沿岸之右翼方面军总司令张发奎将军所部奉命转移
                兵力于上海浦东方面, 接防之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所部延迟达到, 敌

                趁换防空袭, 在金山卫利用低潮时间, 涉水登陆, 守军兵力薄弱, 节节败
                退, 布防在金山卫乍浦沿海岸一带的炮兵第二旅二团全团山炮全失, 上海



                                                                                  181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