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71

ÌÍ¥F¦ ÎÏÐ



                苦, 不时流露出对政府愤慨不满情绪。 五月二十八日 《申报》 发表 《追悼

                沪战殉难将士》 的时评, 明确提出反对内战的政治主张, 提出: “将士之
                死亦为光荣之死, 伟大之死。 以此一战而一部分军人, 乃亦从而幡然觉
                悟, 表示再不参加内战。 以此一战而多数忧国之士, 乃亦怵于内战之决不

                容再有, 从而发起废止内战之运动。 故此战有若一声洪钟, 敲响我民族二
                十年来酣于内战之心理, 其影响我民族之前途, 至深至巨。”
                    其时, 国民党的核心人物虽以不同的政治企图, 提出各种不同口号, 如

                蒋介石、 汪精卫提出 “攘外必先安内”, 孙科 (哲生) 提出 “救国必先救
                党”, 胡汉民提出 “抗日与剿匪并重” 等等, 其反共内战主张则完全一致。
                对此, 《申报》 都加以批判, 认为安内、 救党与 “剿匪” 都是同义词, 攘外、

                救国与抗日实是空话。 陶行知曾以 “不除庭草斋夫” 笔名, 在 《申报·自由
                谈》 发表 《颠倒的逻辑》 一文加以批判, 文仅百余字, 全录如下:


                        中国的国事是真弄颠倒了。这个国事的颠倒是由于逻辑的颠倒。
                    蒋介石说:“ 攘外必先安内”;孙哲生说:“ 救国必先救党”,我的见解

                    恰恰与蒋、孙两君相反,“ 安内必先御外”,“ 救党必先救国”。蒋、孙
                    两君看见这种说法,也或者要说我是逻辑弄颠倒了。这个,我也不必
                    张辩,让事实自己去证明吧!




                这样鲜明的政治主张, 从淞沪抗战失败后, 《申报》 即已明显提出。
                    在此以前, 一九三二年三月, 国民党为了应付舆论, 召开所谓 “国难

                会议”, 企图压制抗日民主力量, 所选定的会员, 以上海为最多, 史量才
                也在内。 史多次邀约上海会员集会讨论, 认为如果能够在会议上争议更多
                的民主权利, 大家参加, 否则拒绝。 但主持筹备会议的汪精卫强硬表示,

                “以讨论御侮、 救灾、 绥靖为范围”, 逾此即非所许。 马相伯、 史量才等六
                十六名会员, 为了表示不同国民党政府合作, 联合致电国民党, 声明不参
                加会议。 《申报》 于四月一日发表时评称: “国难会议, 一言以蔽之, 不过

                为敷衍人们之一种手段, 吾人是否应重视斯会, 被征聘之诸君子是否甘为
                傀儡, 其三思。” 该时评发表后, 又有多人声明不参加, 原聘会员五百余



                                                                                  161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