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70

&'()



                惮。 (见当时国民党检察院 《监察公报》 第十五期)

                    一九三二年三月一日日军舰果然在太仓浏河大规模登陆, 十九路军被迫
                撤离淞沪。 三月二日 《申报》 发表时评: “我军以敌重兵压迫, 后援不至,
                已全线退却。 国人乎, 今日之事, 吾人为救国计, 惟有继续奋斗而已。 复何

                言, 复何言!” 三月二日又发表时评: “吾人惟有继续作艰难而持久之奋斗,
                毋灰心, 毋馁气。 吾人如能具持久抵抗之决心, 则更大更光荣之历史, 终当
                在吾人热血溅洒之下, 展开于世人之眼前。” 又说: “倘若今后政府仍不能下

                最后之决心, 以民意为依归, 则政府自弃于人民, 断不为人民所拥护, 断无
                久存之可能。” 十九路军撤离上海, 使史量才受到极大的刺激, 悲愤异常。
                他不久前曾在地方维持会上主张抵抗到取得胜利为止, 要求大家毁家纾难,

                作最后的准备, 不料战事竟这样迅速地结束。 当蒋光鼐、 蔡廷锴自前线返沪
                与史见面时, 史请蒋、 蔡详细记下抗战经过。 翁绍垣自吴淞撤退后与史见

                面, 详谈英勇抗击敌人事实, 史建议翁立即写下, 在 《申报》 发表, 后翁在
                申报月刊发表 《淞沪血战回忆录》, 并印单行本发行。 当时蒋光鼐、 蔡廷锴
                曾把从一月二十八日抗战开始到三月撤兵止的蒋介石手令和军政部长何应钦
                的调令、 谈话, 全部交史量才阅看, 但在当时情况下, 都不能发表。

                    一九三二年四月初, 在国际联盟的建议下, 中日举行上海停战会议,
                中方提出日军完全撤退至一·二八以前原防地带, 日方拒不接受, 《申报》

                于四月九日发表时评, 题为 《停战撤兵会议再容退让乎?》, 认为 “会议在
                大军压境之下进行, 何异于城下之盟, 吾人其甘受城下之盟之奇耻大辱
                乎?” 最后提出: “吾人敢声请我政府一细审当前之利害, 并再细审日方之

                有无和平之诚意。 目前已临到最后之关键, 绝再无可以让步之余地。 吾人
                更敢重提吾人之主张: (一) 不承认日本有条件撤兵, 及并军事问题与政治
                问题为一谈; (二) 上海事件与东北事件不容分别谈判。”

                    尽管史量才与 《申报》 大声疾呼, 全市与全国人民强烈响应, 国民党
                反动派仍于五月五日同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淞沪停战协定》。

                                      二、严厉批判内战谬论


                    国民党反动政府与日本签订 《淞沪停战协定》, 使史量才内心极为痛



            160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