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48

口述
                   松江改革开放
                   KOUSHU SONGJIANG GAIGE KAIFANG
                   (1978—2018)




             40        当然,当时我们做的都是些准备工作。稻谷价格较低、补贴少;土地流

                   转费高,种粮净收入少;个体农机户队伍松散、作业无序,集体农机服务队

                   缺乏动力;农机合作社又刚起步,农机配置薄弱,服务能力不强……有这些
                   问题挡着,起步可谓艰 难。

                       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区领导的要求,我们农委马上开展了松江发展农业
                   新经营主体的情况调研,分析了当时松江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

                   粮价、土地租金、生产能力、规模效益等因素。同年秋天,在全区开始探索

                   发展 100 至 150 亩的粮食家庭农场,当年建立粮食家庭农场 597 户,经营面
                   积 9.05 万亩,这占到了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的 56.2%。

                       有人问,家庭农场为什么要搞粮食生产?我说很简单,一是按照考古发

                   现,松江 6000 多年前就开始就种水稻了。这里传统种什么、适宜种什么,我
                   们就种什么。第二,稻谷是我们这里的主粮,我们国家,特别是南方,现在

                   缺的正是这个。当年,全区有近 15000 户粮食种植户,仅半年左右,区里就

                   下发了两次文件,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和服务规范,调动了许多种粮大户和
                   合作社的积极性,为后来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基 础。

                       至于到底该如何推进粮食家庭农场这一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

                   根据不断地探索和经验总结,我们形成了以“种养结合”和“机农一体”为
                   主要形式的家庭农场。“种养结合”即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有机物作为有

                   机肥的基础,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来源,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
                   农业模式。“机农一体”则是将农机具从原来的经营性服务工具,转变为农民

                   的生产工具,使农机职业转变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技能,即农民自己开

                   机、自己种田的高效生产模 式。

                     发展提高显成效
                     发展提高显成效


                       基础打牢、队伍壮大后,对生产力、配套设施和人员素质的要求也相应
                   提高。松江有几条做法是和其他区县不一样 的。

                       首先,农民素质和生产积极性有保障。为了提高家庭农场主的素质,










      ઍ࣡ १ඍ඾ࡾڿ۪ष٢ JOEE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