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221

把千年草龙舞永远流传下去







                龙过把瘾。我四处向老艺人打听草龙的渊源和制作流程,但事与愿违,似乎                                                 213

                大家都不愿意和我交流。一位热心人告诉我:草龙不能做,你想被扣帽子

                吗?当时就打消了做草龙的念头,但这想法一直盘踞在脑子里,总是蹦出 来。

                 召集老艺人,成立草龙队
                 召集老艺人,成立草龙队

                    1973 年,我退伍回乡,在自己所在大队的一家小工厂做钣金工。业余时

                间,受朋友的鼓动,我常常到附近村民家里做竹编活,正是这一时期,我练

                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我常常为了竹席上的图案或者其他竹制品造型和“师兄
                弟”们争论不休,对竹艺的感情也与日俱增。没过几年,从砍、锯、切、剖、

                拉、撬、编、织、削、磨到疏、编、插、穿、锁、扎、套,这些竹编技法我

                已样样精 通。
                    竹艺的传承是要靠对竹子的兴趣和热爱,纯民间的竹艺术制品如果单考

                虑经济效益便很难有所发展。我在世博会所展示的一只 8 只脚会动的螃蟹,

                是我花了四五天时间完成的,有人愿出 100 元的价格购买,这对竹编艺人来
                说并不合算。尽管目前不能卖出高价,但我仍然坚持认为这项工艺必须流传

                下 去。

                    叶榭草龙舞距今已有 1200 多年历史。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因种种
                原因而中断了 30 余年,在改革开放后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于 1986 年经

                老艺人挖掘整理后得以基本恢复。草龙舞集音乐、舞蹈、竹艺、扎技于一体,
                是一项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刚恢复的草龙舞有诸多方面亟待完善,我看在眼

                上急在心里,决心让这个民间瑰宝重放异 彩。

                    80 年代中期的一天,一位陌生人专程来拜访我说:“费师傅,我是乡文化
                站的,想了解一下舞草龙的事情。”文化站想了解草龙?我意识到自己实现梦

               想的机会来了。当时,叶榭乡政府高度重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组织人员进行挖掘整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忙得不亦乐乎,我和文
               化站工作人员一起搜集整理舞草龙资料,召集了 6 名竹编老艺人成立了草龙

                制作队。1986 年,叶榭乡成立了舞草龙队。不久,舞草龙参加了松江县民间










      ౕൂ჏ १ඍ඾ࡾڿ۪ष٢ JOEE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