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187
从佘山风景区到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的,规划是科学的,经受了历史的检 验。 179
当时县政府财力紧张,我们没有向县财政要钱,而是积极向市领导反映,
争取市级财力支持。1994 年 4 月,我们以县政府的名义写信给市政府领导,
请求返还第一笔土地出让金(约 340 万美元)专项用于佘山建设,得到黄菊
市长和徐匡迪副市长的批示同意。当年建设佘山的第一笔钱就是这样来的。
这笔资金首先用于佘山山前河的建设,清理几十年淤积的河道,建立第一条
石驳岸,并修建了山前林荫道;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第一家污水处理厂和佘
山森林宾馆。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立以后,随着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
投入,从佘北公路、沈砖公路、嘉松公路、月湖开挖直到森林防火等重大工
程,绝大部分建设资金都来自市级财力。1996 年 4 月 25 日,华建敏副市长到
松江现场办公指出,旅游要上去,路要先行,开辟嘉松公路是必要的,市政
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轻轨铁路也要进一步专题论证,并原则同意给佘山国
家旅游度假区 1.5 亿元的专项借 款。
针对缺人才的问题,根据县(区)委的要求,我们注重引进与培养,这
项工作一直延续到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当时我们十分重视对年轻人的
培养,创造机会让他们到同济大学进修,到市旅游局、市政府办公厅挂职锻
炼。在佘山风景区和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培养
了一批干部,这些同志仍在为松江的建设和发展作贡 献。
2005 年,国务院对国家旅游度假区进行重新审核,度假区的数量由 12 个
减为 11 个。作为直辖市中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
假区占地面积最大,管理层次最高,规划审批级别最高,市级财力支持最大;
综合环境、绿化和交通较好,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公告中排名第 一。
回顾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历程,县(区)委、县(区)政府始终
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开发的首要条件,锲而不舍投入大量资金,坚持绿
化建设,为上海留下了一块宝贵的绿地资源。这与十八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
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理念高度一 致。
感谢组织的信任,把我长期放在度假区的工作岗位上,为我提供了学习
ౕൂ १ඍࡾڿ۪ष٢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