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松江老街巷.html
P. 36

【从华阳桥到袜子弄】
            料,篾匠从竹园砍来篾竹,趁竹子新鲜就要制成篾条,篾匠左手捏牢竹子,
            右手握住竹刀对准竹子头部,放在左大腿上稍稍用力一顶,竹刀乘势把竹子
            一劈为二,两片竹子等同分离,如此再分,直分到竹条符合尺寸要求为止,

            分开的竹条制成篾条需要真功夫,虽然竹刀锋利无比,一不小心会碰破手指
            出血,然而篾匠完全是得心应手地操作,使篾青条和篾黄条分别从竹刀上面
            和竹刀下面蹿出,一根接一根不断。要把剖成的篾条制成产品,还需要把篾

            条刮光滑,太软了不成型,太硬了无法编织。篾匠在制作这道工序时需拿出
            看家本领,弯着腰,右手提篾条,左手用布条轻轻按住刀口,篾条从刀口抽过,

            发出嘶嘶的声响,刀口下堆着的竹花是洗碗的好帮手,篾匠会分给邻居使用。
            用如此光滑篾条制成的箬帽,戴在头上不会卡住一根头发。
                 阳春三月,在春雨如丝、帘如轻纱中,会听见戴着箬帽在水桥上淘米

            洗菜妇女的招呼声、戴着箬帽在老街上挑水行走男人的快步声、戴着箬帽
            在小船上出售水产渔民的叫卖声,这一切都汇成一首动听的春晓协奏曲。戴

            着箬帽走在河水倒影中圆月般的古桥上,吸着湿润氤氲的空气,注视着轻轻
            飘荡的晨雾,在享受天地间朦胧美的同时,仿佛置身于梦里水乡的一帘幽梦
            之中。在“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日子里,有时还会见到如诗人戴望舒在《雨

            巷》中所说的那般丁香姑娘,头戴箬帽,身穿蓝底、白花旗袍,步态轻盈,
            婀娜多姿地从箬帽弄内走出,在东外街上边吟唱甜甜水乡小调,边寻觅悠悠

            老街古韵。站在箬帽弄口,和着春风春雨春流水的日子,远眺湿漉漉、绿油油、
            亮晶晶的春景,使人深感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中山东路延伸段的建成,使箬帽弄难见昔日容颜,然而在松江——江南

            水乡热土上,孕育出的东外街、箬帽弄等一批老街弄,它们充满着撩人生香,
            涵养着深深根脉,静心俯首这块宽厚仁慈、凝结和承载厚重历史的水乡土地,

            心中总感到珍贵。













     024    松江老街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